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油画
3  4  
PDF 版
· 色彩的魅力
· 古典的向往 诗意的绘制
· 著名油画家苏天赐在南京辞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古典的向往 诗意的绘制
——徐福厚油画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
  本报深圳讯 “绘制之诗——徐福厚油画作品展”于8月30日至9月17日在深圳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由深圳美术馆主办,展示了作者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代表作品50余幅。

  徐福厚1954年出生于河北省武安县;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6年考入湖北美院,师从杨立光、刘依闻、尚扬先生研究油画技法与创作,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回师大任教,现任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协副主席。徐福厚的作品曾参加第七、第八、第九以及第十届全国美展,曾参加福州举办的1998年亚太地区当代艺术邀请展、意大利当代中国绘画展等重要学术性展览,并曾在香港中国油画廊、上海视平线画廊、北京国际艺苑举办个人展。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徐福厚以其具有鲜明古典精神追求的创作确立了他在中国油画界的地位。他以坚定的意志和勤奋的工作,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可以栖居、可以向往的精神世界。

  徐福厚在创作中不懈探寻的就是其称之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古典精神。这里面包含着他对永恒与崇高的深深敬意;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怀念;对生命的敬畏和礼赞。这种“古典精神”与艺术中的古典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艺术中的古典风格代表着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与典范,它是绘画作品中思想意识与语言方式的统一。而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日趋强烈的颠覆与叛逆的精神倾向,使得这些经典被不断的突破与重构。技法可以改变,精神却要永生。令徐福厚感到震撼的,正是从古到今人类亘古永存的追问:关于豪迈、伟大与崇高, 关于正义、理想与牺牲,关于同情、怜悯与爱恋等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尤其是在由于不断的异化与同化,而使自由与个性日益缺失的现今,徐先生的追问就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焕发着生命和理性的光辉。因此,这与国内曾流行的古典风格的油画是有区别的。

  为表达上述古典精神,徐福厚非常重视绘画语言的选择与纯化,艰难跋涉于新的绘画语言的探索之路上,表现出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画家的大胆与执着,也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充分吸收塞尚、毕加索、勃拉克、贾克梅蒂、塔马约以及黄宾虹、董其昌、八大山人等古今中外绘画大师的成功经验,又能够不受他们某种风格的束缚,自在地翱翔于自由与理性之间。最终,他相信:“摆脱用具象手法形成象征意象的手段,应用抽象绘画语言去表达,会使作品显示纯粹精神化的品格。”他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作品中,到处充溢着古典精神与现代性的结合,充满了历史感与艺术的象征性的结合:其作品中的老人与女人、崇山与旷野,都是一种意象性的符号,“表述着某种理性的冷静”。但另一方面,我们仍能从他的画作之中感受到一种内在的激情:比如他作品中的人物始终具有健壮的躯体和饱满的精神。有丰富的视觉化的象征,又避免了空洞苍白的抒情,有充实的“古典精神”,又驾驭着充满表现力的现代语言,这就使得徐福厚的作品既厚重踏实,又光芒四射。

  徐福厚希望他的画作得以“让理想与现实在艺术中重归完满,让人们心中充满广博伟大悲悯真诚的爱”,现在,他依然在为这一崇高的目标奋力前行。超越浮华,达到永恒,这正是徐福厚其人其画的方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