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作为上海双年展的元老,你觉得“超设计”这样的展览概念和你以前主办的油画、水墨等架上绘画有冲突吗?
方增先(上海美术馆馆长):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真理,艺术的展览也是这样。我们搞的油画、水墨包括后来的一些主题的双年展因为时间的不同,它们之间没有可比性。换句话说,就是展览的调子不同。最早的上海双年展,是把某一个画种领域里有特点的艺术家挑出来,由他们的创作来看艺术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来谈艺术发展的可能性。
记者:你作为上海双年展主要创办人,你认为我们的优势和特色何在?
方增先:当年创办上海双年展的初衷,就是为了给中国艺术家一个展现自己的空间。之前,很多本土艺术家为了提高声誉,迎合外国评审的口味,参加国外的双年展。以那样的心态创作,艺术家真正的思想是很难表达出来的。第一届双年展举办时,一位旅居德国的中国画家来参观,感慨道:“这才是中国人的油画!”在这里,中国艺术家找到了自己的语言。因为这个舞台,大批漂泊海外的艺术家回归了。中国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双年展的特色,而拥有大批有想法、富有民族自豪感的艺术家则是我们的优势。
记者:你觉得老百姓能看懂这个相对前卫的展览吗?
方增先:前卫艺术是精英的艺术,群众性就相对差,但这也恰恰是它可贵的地方。我们把这样的展览介绍给大众,就是要引导和启发他们的思考。我提倡将艺术家的初衷告诉大家,再让受众以自己的方式解读,领会精神内涵。
记者:你是从事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艺术家,但这几年你一直在关注前卫艺术的发展,从你的个人角度看你对本届双年展持怎样的态度?
方增先:我是搞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我们这一代人主要也是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一代,但不能说我们对一些新的艺术形式不感兴趣。有时候,一些实验的艺术作品,我也看不明白。但这不要紧,要紧的是现代艺术总能给你带来思考和启发。这些年,我们上海美术馆连续举办了十年的双年展。我觉得为这些具有启发性的东西搭建平台,值得。改革开放后,很多新概念进入中国,要在交锋中寻找平衡,取精华,谋创新。盲从或贬斥都是不对的。我相信这次双年展也会给艺术家特别是大众带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