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评论
3  4  
PDF 版
· 从艺粗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艺粗识
□高 照
  本文是我的某次讲稿。因纯属一家之言,经不起推敲。不少只是一种有感而发的“高谈阔论”。此外,间有素日学习他人的笔记与心得。出典亦忘,还有断章取义的。不能自圆其述之处,尚乞各位方家见谅、指正。

  艺术生发的哲理

  艺术随人类的生存而产生。由于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异,世界的艺术流派便呈现了五彩缤纷的态势。但,倘以宏观俯视,世界艺术自古到今,不外在东、西两股轨道里流逝。可谓东西各方,泾渭分明。有种说法,在哲理上,东方人安于“适应”,追寻“和谐”。对事物,重归纳。西方人强调“征服”,热切“自由”,于自然,讲分析。于是,东方人,在追寻和谐中,讲“气”,诉求一种“精神”;而西方,在热恋自由中,求“实”,讲一个“实在”。东方人奉神。实质这“神”,只是一种完美无缺的理想化的“精神” 化身。在中国,无论是“道”的有无相生;“儒”的阴阳和谐;与“释”的因果报应,都是讲究一种无垠无形之“气”的升华。表现在艺术上,为了营造一个理想若神的精神,往往只能以写意的方式加以物化。而艺术的形态,则力求追随一种以虚显实“有神而形”的论道。西方人呢?奉上帝。以为人是上帝的精灵造物。故而对于人的尊崇,便是对神的崇拜。造型艺术能一丝一毫地再现上帝营造的人之躯体,便是对神的一种敬仰。于是在艺术创作上,便形成了一种严密写实的风格。以为对人的越细腻、越全面的写真,则是对上帝的一种无限爱戴。艺术上的表现,往往流露一种“由形而神”的再现风格与流派,从而形成了不二的西方艺术。

  再以色彩而言,西方圣经里告诉大家,上帝给世人迎来了光。带来了为人们的生活而区分的昼与夜。由于西方人爱“分析”的本性,他们科学地分辨了形成光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进而使大家认识了一个由美丽多彩所构成的世界。从而展示了艺术上表现色彩的那种绚丽与精到。

  哲学上的理念,决定了东方追意,西方写实。故而造就了东西两股的艺术审美与创作风貌。

  中国艺术的传统

  中国的哲学理念是东方的。中国的艺术属于东方。什么是传统?我在安徽合肥的一次纪念国画大家亚明先生的研讨会上,曾即席发言说,传统不是“击鼓传花”,而是竞技场中的“传棒接力”。这前者,视传统若“花”,要世代相传。他们认为,“传统”这个本体,是静止固定的。而后者,以为“传统”是动态变化的。除了接的“棒”之外,由于这“时代”的基因、审美、接力的速度等的参入,于是“传统”便成了“接棒”与“发力”的掺和物。这“时代”的力,它的大小与快慢,既发展了前人在传统上的固有参数,也同样影响着后人在接棒时的力度与变化。当然,在传统的“接力传棒”中,这“棒”,却是至关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因为,这“棒”就是传统的“精髓”!且这“精髓”,它是永恒不变的。那么,这“精髓”又是什么呢?依我浅见,这“精髓”可以十六字概之:即“随物宛转,与心徘徊;始于化物,终于物化。”前八字,可是刘勰所言,后八字,恕我杜撰了。实践这十六字,要在创作中,完成我们对传统精髓的接力,又要从虚、实两方使劲。所谓虚处练内功。任何的创作,必须有感而发。显然,这就要求艺术创作一定要“在感受中理解,在理解中想象”。从而在创作中,才有可能开始寓意、象征、构思与创意。实处练外功。因为任何创作,都应源于生活实际。所以艺术创作一定又要“在写实中写意,在写意中装饰”。由此才可开始创作中的夸张、变形、归纳与重构。

  在“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基础上,一方面“于感受中理解,在理解中想象”,这是创作的前半部,谓“始于化物”。即使所见万物在脑海中加以分解。而“在写实中写意,于写意中装饰”这是创作后半段,谓“终于物化”。意思是将分解想象后的寓意,给以物化成具体的可视形象。由此便完成了整个艺术的创作。

  我学的是雕塑。初学时,对于传统的中国雕塑当是无知。回忆半世纪前,进大学时,雕塑这专业,社会上还很生疏。当有人介绍,说我是学做泥菩萨时,以为是种歧视。很不是滋味。在“文革”后,参加了一些寺院的佛像修复,加之几年来,对东方艺术有了点滴了解,方知这菩萨还真不好做。事不经己不知难。塑了一些神像后,方领略到我国古代不少石刻、木雕之艺术的优秀与辉煌。那辽代的富有装饰意味的大佛头像,挺拔且具有力度的线条,庄重厚实极具雕塑量感。那种以“始于物化,终于化物”而成的,非写实的面部造型,饱满浑厚,极富弹性。而发自面部,由内而外的那股张力,非同凡响。总之,雕塑造型的洗炼、简约与整体,在体、线、面上的完美结合,与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无论如何,我是难以企及的。这就是由东方的理念所产生的东方艺术;这就是我们中国艺术传统的衍生物。

  鲁迅先生倡导的“天物、思理、美化”,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应该说都是一个意思。这也就是我们中国艺术传统创作的“精髓”吧!

  伟大导师列宁曾说,再好的比喻,也是蹩脚的。传统不是“击鼓传花”而是“传棒接力”,这也只是我的一个蹩脚的比喻而已!

  抽象艺术的渊源

  没有很好学习西方艺术史。常识告诉我,西方艺术的写实自希腊、罗马,至文艺复兴渐而走向峰期。之后西方的巴洛克与罗可可艺术,在塑造手法的细腻上,可算走上极致。我只知道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那写实的功力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我想其他造型艺术也一样,均获得了无上成就。如前所述,西方人再是对上帝的尊重,在理念上,也总是会尾随客观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特别是当先人们,在艺术领域巳走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后人又无法逾越时;再则,与此同时,再完美的艺术,由于视觉上的一再重复,也会令人产生一种视觉欣赏的疲劳,以及在审美上的难以满足。西方的艺术,便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叫“物极必反”!18世纪的西方也就应运而生地出现了抽象艺术。

  什么是抽象?去其物的表象,留其质的内核,即是。而这种质的内核的“物化”,便成了艺术表现的一种抽象符号。这种符号,一是源于自然的实物;再是来自作家的某种直觉;以至于是一种幻觉后的所得。如何对待这种艺术,特别是在欣赏这类作品时,我们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审美心理与习惯。在温州一位朋友的抽象画展上,我向前来参观的这个市的市长解释说,我们不能像看具象画展那般,通常总会发问:这画的是什么?那画的像什么?画的好坏又常以像与不像来评分。其实抽象的艺术重“心”而不重“形”。我有篇拙文,涉及到抽象艺术的所谓“意从心造,趣中见妙”之述。它通过点、线、面、体,黑、白、红、黄等使我们的心态物化,由此摆脱了外形的模拟,而突出了事态的本质。

  西方抽象艺术的产生,在艺术哲理上,我觉得是东、西艺术的一次亲近与碰撞。因为在我们古老的中国,抽象艺术久来有之。自象形文字始,经历了甲骨、金文、篆、隶、真、行、草等的书写,这就是东方艺术的抽象。再如作为叠石艺术的假山,它们都是东方人心态理念的物化、抽象化、艺术化。假山的“瘦、漏、透、皱”倘讲得通俗点,“瘦”即是秀气,飘逸灵动的意思;“漏”,假山诸洞之空间的转换与流通贯气;“透”则是光在石洞空间折射穿透后,叠石面上产生了明暗调子的丰富变化。而“皱”,就是石头表面所呈现的各种肌里效果。叠石艺术只是通过这种“瘦、漏、透、皱”来表达人们内心的一种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意趣与感受而已!这都是东方的抽象。

  毋庸讳言,抽象艺术的出现,使艺术从现象走向本质;从客观走向主观;从具象走向抽象。但,与此同时,它的负面,必然也使艺术从明白走向了晦涩,并渐而把艺术推到了另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极端。

  现代艺术的功过

  自西方抽象艺术诞生的前后,即开始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旅程。如前所说,由于某些西方艺术家们对艺术高峰的难以逾越,或是对当代艺术的不为满足,便成了现代艺术萌生的理性温床。然而,我以为现代艺术对西方,乃至全世界,似如一颗引爆的“炸弹”。在艺术上,它虽破坏了旧的艺术表现模式,也毁了自己。发展到近代,性质决定,他们的作品往往瞬间即逝。一般而言,许多艺术物并不过多地计较自身的保存与不朽。

  实事求是地说,现代艺术的出现,作为一颗“炸弹”,对艺术现状之墨守成规的破坏,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它激发了在艺术表现上,视觉冲击的活力与个人意识思维的表现力。在我国的艺术领域,现代派艺术虽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作为舶来品未成气候,“文革”后却又姗姗来到我们身边。藉此机会,我想谈谈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派艺术在我国的表现与影响。首先要提及的是,由于它的出现,对我国单一沉闷的艺术内容与形式,是一个有力的震荡与冲击。它唤起与剌激了原有内容与形式的革新,更带动了艺术展示风格与流派的多元。功不可没。

  这里,我觉得现代艺术给艺坛的最大贡献,是强调了艺术的原创精神。坚持“原创”这是现代艺术的灵魂。遗憾的是,据说在我国有不少貌似现代派的作品,多般却是模仿。仿造是逆现代派,坚持“原创”的最大犯忌。质言之,此类作品因为已失却了现代艺术所坚持的精髓,因此,它不能称之为正宗的现代艺术。充其量,也只能谓之“伪现代派”而已!在一切艺术创作中,不论是什么派别,我觉得都要坚持向现代派学习。主要是学习这个艺术派别所倡导的“原创”精神。

  而今在我国,现代派或近于现代派的艺术,令我不安的是,它的另一个特点,即对艺术基本功力与技术的漠视。此是其本身在游戏规则中过于开放,而失却底线的必然结果。在某次雕塑邀请展的室内大厅,有位观者误把正为展事演奏助兴的乐师们挂在壁上的串串外套,视为展品而传为笑话。这是因为在现场难以区分什么是作品,什么是在展室中使用的器具的界限。于是,本人曾特意提醒在场各位,识别作品与非作品的最佳办法,乃是看看某物之旁,有否标签放置。以此即可明断是非。然而,这艺术与非艺术的混杂,总不能不令我担忧。因为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等同,将导致艺术的消亡。此间,也使我想起了先哲所说的一句预言:“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人都成了艺术家。”看来,艺术既然无需技术,就可作品,显然,先人的预测,在这儿已“提前”实现了!一笑!

  我吃不准的第三个特点,则是现代派艺术对主题内容的忽视。艺术有游戏说。作为游戏,主要是玩形式,寻刺激。所以吃不准,是因为时至今日,说是现代艺术忽视内容,却今非昔比了。因为作为现代派艺术的装置艺术,或行为艺术,不少却正是注重内容,强调理念,特重哲理的表达。倒是出现了另种危机,这种要艺术形式过分表达繁复的哲理,已超越了视觉艺术所能承受的能力。我赞赏在艺术上积极向上的哲理折射,但同时呼吁请“减负”。请考虑受众们的接受能力。当然,,那内容转弯抹角、迷宫式的作品,他们为减轻欣赏者的不解与困惑,往往只能以不短的文字一再申明创意。如果说过去有“看图识字”的举措,今日已是“读图”的时代,却来个“看字识图”。我觉得,这种反常,只能说是视觉艺术功能的一种蜕化。

  现代派艺术对当今新生代学子的负面影响,还在于使他们想入非非。特别使学子们无意在技术上苦练功力。以为创作中串入一些胡思乱想,别出心裁,倘又在某某名校镀了金,以为日后便是当然的画家名士。而结果,往往成了一位头重脚轻根底浅的,连饭碗都难保的另类艺术家。有个新媒体艺术节,通过相机、录像机、电脑等展示艺术。然而,遗憾的是观众却看不懂,不知在表达什么。有个新闻记者就问此次参展的一位大学二年级学生。他答曰:艺术“看得不明不白,就会给观众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产生的效果就会像走进迷宫,在迷惘中找不到出路。”当记者问及表现的是什么主题时,他曰:“不定主题。其实看过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主题。”这位记者在报上若有所“悟”地写道:“在校生努力探索着新时代环境下的艺术理论。(他们)并不担心受众的接受与否。”这不知是什么理论?难道这就是新时代的艺术理论吗?

  本人的艺术追求

  鉴于以上的粗糙认知,我在有限的艺术实践中,试图做到以下几点。

  二十年前,我曾提出了“一懂、二美、三有意”的主张。且有拙文,多次宣讲。然而,自己几次的创作实践又告诉我,“美”应是第一位的。因为雕塑创作,不美无人看。倘是城市雕塑,甲方不买单,咋办?于是又修正为“一美、二懂、三有意”。它同时也就成了我雕塑创作的追求。尽管这“美”、这“懂”、这“有意”各人的理解,深浅并不全然相同。如有的以为,丑即美,谓丑美;再如,以为有特点即美,云云。但有人提出了在创作上要提倡五个“YI”,我以为这正是对我“一美二懂三有意”的最好注释。这五个“YI”是指:“艺、异、意、益、易”。五字经,不释自明,就不赘言了。

  第二、坚定“一美二懂三有意”与五个“YI”,实现它的关键,还在于不断地“苦练基本功,激发原创性”。这里,我的体会是,在苦练基本功时要老老实实,遵纪守法;不能掉以轻心,自以为是。然而,创作时,定要激发原创精神,敢于“违法乱纪”,不怕得“意”忘“形”。如果学法,必须跳进龙门,取经。至于用法,定要跳出龙门,造反。倘要造反,在理念上还要正确解决一个对技术与技巧的认识问题,且要懂得“匠与家”的区别。创作不能单凭技术,要靠技巧。什么是技巧?技巧乃是技术的巧妙运用。在一次讲座里,听到韩美林先生关于“匠”与“家”的阐述。他以为“匠者,眼低手高,家者,眼高手低。”看来,匠人,艺术上易满足;作为大家,艺术上则永追求,无止境。而我以为,匠与家的区别,还在于:“匠”是把技术作为追求艺术的目的。他特别重视自己对十八般武艺,面面俱到的演示。而“家” ,则视技术为表现艺术的手段。在传情达意时,相应地给予技术以合理的运用。因为创作绝不是技术上的大比武。

  第三、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年轻时,曾聆听过我国美术界老前辈、现已谢世的蔡若虹先生的一席讲话。他老关于一件艺术品要做到“专家点头,群众拍手”的教导,至今铭刻在心。本人虽没有值得称道的作品,但,这一理念,倒也是我一生的追求。其实,这句话说得更白点,就是通常谈及的所谓“雅俗共赏”之意。这说归说,要在获得专家雅量的同时,又要迎得百姓的欢欣,难!我以为,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且这种追求是无限的。

  一个人“追求的无限与生命的有限”往往是个难解的矛盾。无奈之下,当生命画上句号时,我想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了。人生苦短啊!临终之际,除了”不了了之“之外,还有句,叫”一了百了“。我感到,前者的精神是有为的,而后者,往往只是因遇不测,而遭遗憾地离开了世间。看来,任何人倘不断有些许的抱负与追求,终极也只能“不了了之”,飘然而去。此乃正道。而我们对艺术的一生追求,亦当如是。谨与各位共勉。

  定稿于2005年月12月18日凌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