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4版:赏析
3  4  
PDF 版
· 宝庆竹刻 竹艺奇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宝庆竹刻 竹艺奇葩
宝庆竹刻艺术赏析
■彭晓东
  中国竹艺历史悠久,历经汉唐积淀,发展到明清时,已经很是兴盛,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竹子与玉一样,是历代文人骚客钟爱之物。早在一千多年前,在《诗经》中就有“瞻彼其奥,绿竹猗猗”之句,后来竹子更是成为吟咏的对象,尤其在宋朝文人兴起的朝代,竹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尤为重要。苏东坡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据记载竹刻艺术发展到明朝中叶时,已形成了以嘉定、金陵、宝庆为中心的竹刻派别,在本文中着重介绍一下宝庆竹刻的艺术特色。

  宝庆属于湖南邵阳地区,地处湘西南,是西高东低半山区半丘陵地貌,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为宝庆竹刻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再加上宝庆竹刻的历代大师们擅长于将自己的艺术表现技巧与文人的审美情趣融会贯通,从而创造出了无数美轮美奂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旷世作品。

  宝庆竹刻在发展自己当地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嘉定、金陵两地的竹艺风格。嘉定派竹刻以朱氏(朱鹤、朱缨、朱稚征)三代为代表人物,其特点为“高、深、透”。而金陵派竹刻却是以“浅浮雕”或被称之为“水磨器”的技法来表现,主要的代表人物为濮澄。宝庆竹刻种类齐全,题材丰富,技法齐备,在浅浮雕与高浮雕存在的同时,宝庆竹刻创始人之一王尚智又发明了一种新的竹刻艺术——竹簧。竹簧亦称翻簧、贴簧等。即将竹子去青去节,剥削出竹簧,经煮、晒、碾,压平整,贴于木胎或竹胎之上,再经抛光打磨,运用不同的雕刻手法在其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其色泽有如象牙,格调高雅。竹簧雕刻一经问世,即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竞相收藏的珍品,并定为清皇宫的贡品和外交礼品,很快流传各地。

  宝庆竹刻艺术品从现在留存的资料记载以及实物来看,最早的是潘一龙的竹雕笔筒。潘一龙(1563年—1645年)字曾炳,别号云山樵子,湖南武岗人,宝庆竹刻创始人之一。从小天资过人,工诗善画,尤精于竹刻。所刻山水花鸟人物无不刻意,而体现的却是功力现于规矩之中,形神现于规矩之外。他留存下来的作品极少。与他同时期的宝庆竹刻艺人还有王嗣乾等,大多都没有作品留存。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流行圆雕和透雕的雕刻技法。宝庆竹刻发展至清朝时,由于竹簧竹艺的发明,这不仅是有别于其他竹艺派别,使以后竹刻工业化也成为一种可能。竹簧雕刻在经过了宝庆竹刻艺人几十年的不断实践摸索总结后,已经能够制造出精美的竹制佳器。从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竹簧天地同春寿字盒”、“芭蕉山石贴簧盒”等实物来看,技术水平已经是相当的高超。在当时最有名的竹刻艺人据《宝庆府志》中记载,“惜阴轩”主李昌元,李昌元以制食箧和书箧而名重一时,所做作品常作为供品入宫中,后被选入宫廷作为专门的竹刻师,侍奉朝廷。在乾隆时,宝庆竹刻进入了全盛期。开始有竹刻制品走出国门,成为了与外交流的礼品选择之一。这也无不体现出宝庆竹刻的艺术特色。

  在民国时,宝庆竹刻屡次在国际国内获奖。在1915年为庆祝巴拿马运河的正式开通在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宝庆竹刻名家朱莲舫的参展作品《双龙腾云献珠图》运用高浮雕和浅浮雕的手法,雕刻了双龙腾云的形象,形神兼备,活灵活现。最终由于技艺“巧夺天工”而一致博得评委的看好,以金制奖牌载誉而归。1943年,朱宝成、朱宣武父子精心雕刻的以《红楼梦》为创作题材的作品获得了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全国工程展览会”一等奖。从此宝庆竹刻也在国际国内大放异彩。这样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历经上百年还是经久不衰。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改制的浪潮中,9个竹艺厂全部破产倒闭,技师流散全国各地,现仅存20多名老艺人在苦守手工雕刻的阵地。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这朵奇葩我们期待着她能早日重振雄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