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2版:阅读
3  4  
PDF 版
· 审美趣味的转变
· 弗洛伊德的美学
· 音乐的耳朵 绘画的眼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审美趣味的转变
  从字面上看,“趣味”(taste)是一个感官术语,和人的味觉享受紧密联系在一起,属于身体性感官,而不属于审美感官,它的引申义才是一个审美判断的术语。从16世纪末开始,“趣味”成为一个审美判断术语并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这一术语的使用却十分混乱,对它的理解差异性也很大。美学史上,关于趣味是先天的还是建构的,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等问题一直都存在着争论,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此,对趣味的研究也就一直不能深入。

  本书一方面对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从产生到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轨迹加以梳理和分析,找出“趣味”在传统美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从中世纪开始,随着亚里士多德学说开始取代柏拉图的思想,味觉感官的重要性日渐被人们重视,这为“趣味”从一个描述感官体验的术语向审美评价的术语转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趣味”能够成为一个审美判断术语,有两个关键的契机:一个是个体生命和肉体意义的发现。到16世纪末期,“趣味”就已经成为一个被普遍使用的审美评价术语。“趣味”最初是作为一个非理性的概念进入审美领域的,人们用它来表示自己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的审美体验。个体感知的个人性和非验证性,使它的使用十分混乱,缺少必要的规范性。因此,17世纪以后,美学家们开始对趣味进行研究,并通过理智的介入而使之逐渐规范起来。在对趣味进行研究时,不同的哲学基础,可产生不同的趣味观。

  第二部分主要是在当代视野中对审美趣味进行重新审视。研究趣味发展史的目的,主要还是要为当代所用,坚持“有益于人类”的宗旨,不搞“纯学术”研究。从历史分析中可以发现,坚持趣味主观论或趣味客观论,认为趣味先天获得或后天建构,都有一定的道理,又都有其理论上的缺陷。在当今以技术为主导的时代,趣味越来越多地和科技、文化甚至经济纠缠在了一起。本书认为,趣味是人类审美感知的外化形式。美感既然是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那么趣味也一定和产生美感的思维器官有关系。在这部分,本书运用现代神经美学的一些理论进行趣味研究,并介绍了一些因大脑病变而发生审美趣味变异的个案。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结论:审美趣味是生命的内在冲动所产生的。任何不能调动你的审美积极性、唤醒你的审美感受机能并从而产生审美愉悦的审美活动,都不能产生美感,也就不能产生审美趣味。以此作为鉴别标准,可以判断出什么是“真实趣味”,什么是“虚假趣味”。那些纯粹为了附庸风雅、追赶时尚的趣味就是虚假趣味,它由外力作用而产生,和生命的内在冲动无关。消费社会里,时尚和欲望就是这样的外力,它迫使人们去追逐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当然,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并不喜欢所追逐的东西,这是因为大众传媒已经控制了人的意识,形成了“传媒无意识”。广告、影视以及网络等现代技术因素对“虚假趣味”的产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就本义来看,趣味是个体味觉感官的体验,是生命的内在选择,不带有任何外力的强迫性。因此,如果要把审美趣味从传媒无意识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唤醒主体内在生命的选择能力,唤醒理性在审美趣味中的作用。

  按照传统美学理论来看,神经美学的研究方法属于非理论的趣味研究法。运用这种科学实证手段对趣味进行研究,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审美发生的生理机制,对现代美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同时,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时尚文化中的美学新问题,不但拓宽了美学研究的思路,丰富了美学研究的内涵,还将美学从纯理论层面拉入现实审美的层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