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6版:画家
3  4  
PDF 版
· 梦乡情 心花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李发胜新作赏析
梦乡情 心花放
□孔 奇
  我与画家李发胜先生相识,应该是在著名画家陈少平先生家中。陈少平先生德高望重,人品、艺品都是我敬佩和学习的榜样,由于陈老的魅力所在,他的画室里,经常高朋满座,李发胜也不例外,早就是少平先生的得意门生了。后来我们交往平凡,成了老朋友,常在一起谈艺术创作,谈美好未来。从而我发现李发胜的为人朴实、敦厚、纯真、非常可爱。

  李发胜生长和生活在美丽的江城,他孩提时就超常聪明,十几岁时,就得到花鸟画家赵合俦先生的真传教诲,使他在学画过程中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自己的天赋和拼搏,终于考上了武汉城建学院绘画专业。在大学里受到了许多名家的指点,在造型和笔墨表现上得到了全面训练,从传统绘画之精髓,到现代审美形式,经过消化吸收,开始形成自己的一套艺术个性化的风格语言。李发胜为了进一步得到提高,后来又拜著名水彩画家陈少平先生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终于找到了一种高境界的美学原则,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方土。

  李发胜热爱生活,始终把人生经历和创作历程与熟悉的乡土物象相结合。多年来他总是在千湖淡泊中找灵感,在江河烟波中找神韵,在平原乡风中找自然。他热爱江汉平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风俗民情,这一切都沉积在李发胜对自然之美与笔墨神韵的妙合中。成为他进行艺术创作和个性追求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同时也使他成为一名具有诚实和质朴美德的画家。在他的努力下,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如《闻风》、《醉融融》等力作先后获奖,表达了画家的真切感受和丰厚回报。

  武汉是有名的火炉,今年夏天,李发胜不顾高温炎热,拿来一大批新作到我画室,让我大饱眼福,真为他这种创作态度所感动,特别是他表现的花卉静物系列的作品韵味浓郁,风格鲜明、意境清新、夺人心魄。他用自己的全部心灵去爱恋自然,走进生活,激活了自己内心创作的欲望,他的作品在接近具象营造中,渗透着抽象和意象的处理手段,把传统与现代的理解把握得合情合理,无论是泼墨泼彩,还是勾勒点线,画面都具有大气磅礴,淋漓酣畅,精致隽永的艺术效果。他最重要的一点是把表现物象都达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新层面和现代诗境,领略了大自然的雄壮之美。正由于他对东西方现代美学原则的领悟,而确定了他艺术创作形式上的潇洒风流、自由自在的个性风格。

  在历史的长河中,成功的画家必须“人品”、“画品”合二为一,也就是说胸怀、品格、修养、学识直接决定人品、画品的高下。要使作品高层次、高品位、高格调,首先要做“高人”。中国绘画历来注重个性和情感的表现,通过造境、写意、激发创作意识,体现个性面貌,这归于自然艺术法则,所以我们要站在历史的前列,做一个勇敢的艺术之士,为民族的、传统的艺术呐喊和助威,这是艺术家的永恒课题。

  “妙合自然趣,人工费剪裁。昔年游览地,都上画图来。”黄宾虹先生这个题跋来说李发胜很贴切。他的执着追求来之不易,身为职业画家,和吃“皇粮”的画家相比要艰难得多,也要走更多的弯路,才能达到目标。李发胜有了今天,他是成功的,也是幸运的。他自己说:“艺术的道路还漫长,今天只是开始。”是的,艺术家永远是探险者,也是苦中求乐的普通手艺人。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深入生活、回归自然,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空间。我相信李发胜正向着理想的目标,步入新的境界。

  2006年9月20日于载真堂

  

  (本文作者系湖北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