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佩戴首饰,增加美感,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风尚。首饰,俗称“头面”,本指男女戴在头上的装饰品,后来主要指女性佩戴的饰品,今则泛指人们身上所佩戴的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各种饰物。
我国早在商代就已经制作出套、组金首饰,到唐代金银饰品制作和使用发展到鼎盛时期。金、银、珍珠、宝石相互搭配,发挥不同材料的特点,充分展示出饰品绚丽多姿、豪华富贵的风采,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制作对以后的金银制作有着深厚的影响。
北京是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制作金银器有它独特的地域优势。明代是我国黄金制造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有着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对金银矿的开采、熔炼实行严格的控制,专门设立宫廷内府银作局监管,制作供帝王、后妃们需要的金银器。这些从全国各地抽调上来的工匠,都是制金工艺的高手,他们把各自的智慧和技术特长相互融合,制作出许多绝世精品。所以明代的金银饰品极为丰富,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美,都是空前的。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金银首饰有了很大发展。金银首饰的工艺造型一改唐宋以来丰满富丽、清秀典雅的风格,而越来越趋向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愈来愈浓厚。器形雍容华贵,宝石镶嵌色彩斑斓,特别是满目皆是的龙凤图案,象征着高贵与权势。这一切都与明清两代宫廷装饰艺术的总体风格和谐一致,与贴近世俗生活的宋元金银首饰迥然不同。但明清金银首饰的艺术风格也不尽一致,从总体上来看,明代金银首饰仍未脱尽生动古朴之气,而清代的金银首饰制作却极为工整华丽、细腻精工。
明代金银首饰的制造,首先注重了样式设计,款式较之前代更为新颖,加强了富有吉祥意义的图案设计,大量运用了龙、凤等富贵造型。在金器制造中大量采用镂空技术,使较少的材料表现出较大的体积,镂空后的金器不但没有空虚感,反而精致、醒目,极具气势。在金银首饰的加工中普遍运用了掐丝、炸珠、开模、镶嵌等工艺。
金凤簪是明代金银首饰中较为普遍的一款造型。凤簪为一对,各簪的上部为金丝叠累成的金凤,其下有长针式的簪,簪头为一只金凤凰,脚踏浮云,挺胸而立。硕大而美丽的尾羽向上翻卷,通体缀满细小的金珠,有的还会镶嵌美丽的宝石在其中,玲珑剔透,精美绝伦。
金银首饰发展至清代,主要用于达官贵人和统治者的消遣享受。清代金银首饰的制作多趋向于繁华富丽、精细琐碎。色彩追求艳丽妍美,样式崇尚变化奇异。从风格上看,清代金银首饰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受到了其他艺术、宗教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融合了古今中外多重文化因素的精髓基础上,清代金银首饰获得空前的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姿风采。
清代金银首饰的器形和纹饰变化也很大,已全无古朴之意,同时反映了宫廷金银艺术品所特有的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的特点。其造型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而更加绚丽多彩,纹饰则以繁密瑰丽为特征。格调高雅,加之加工精致的各色宝石点缀其中,整个首饰造型更是金碧辉煌。制作工艺在继承明代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点蓝”、“点翠”等新工艺。“点蓝”是将一种矿物质釉料点烧在饰物上,成为一种玻璃状的蓝色釉,这种蓝色釉和黄金、白银相辉映,显得清丽华贵。“点翠”是把剪裁好的翠鸟羽毛用胶粘于金银饰品上,以增加色彩效果,在工艺上要求贴的工整均匀,不露地子。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众多皇族贵戚、宫廷后妃遗留下许多金银珠宝饰物,其精美的造型,巧妙的设计为我们研究古代金银首饰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成为中国文化史的一枝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