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15岁开始搜集和收藏中外古币,至今已有46年历史。收藏中外古币,是因自幼酷爱书法而引起的。46年前,我偶然得到宋代的古币“大观通宝”和“崇宁通宝”,都是宋徽宗御书,字体笔法古朴、庄重,在引起书法兴趣的同时,引发了我收藏古币的极大兴趣。从此,我便热衷于古币的收藏和研究。
■古币收藏由来已久
古币是我国收藏史上的一个重要品类。我国古钱币收藏的第一个热潮,出现在清乾隆时期,前后大约持续了七八十年。第二个热潮出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钱币收藏中心在江浙,特别是上海一带。第三次热潮,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北京首次成立了中国钱币学会,接着各省、区、市也陆续成立了省级钱币学会。全国收藏钱币的人数仅次于集邮者。在世界各国的收藏者中,钱币收藏也是名列前茅的。
古钱币之所以受到藏家的青睐,是因为它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每一个政权的出现,与之相伴随的往往都是钱币的发行,可以说,古币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脚印,清晰地注释着历史进程,显示着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这也就是被当今人们笼统称之的钱币文化。
说到钱币文化,人们马上就想到钱币上的文字。中国古代正式流通的钱币上面,大部分没有图像,但钱币上的文字却是多种多样的。这些钱文和纹饰为当今人们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经济和古币的真伪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我在早期收藏时,只注重钱币品相好坏和钱面文字的精美程度,后来订阅了20多种报纸杂志,还自费到许多钱币博物馆去参观、学习钱币知识,边学习边收集,才逐步加深了对许多钱币价值的认识。以我个人的收藏经验,要真正收到珍品、真品,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
■鉴别真假有诀窍
我收集古币是从生活十分困难时开始的,那时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收藏古币的人少,价格也便宜。记得1976年,我在一家旧货商店发现十几斤古币,品相极好,要价只有80元钱。为买这堆古币,我预支了两个月工资,这两个月没钱吃饭,没钱乘车,生活极端困难,但看到一枚枚珍贵的钱币和钱币上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时,所有的艰辛困苦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虽然现在的藏家大多经济上不会那么拮据,但市场行情也在飞涨。现在市场上伪造的古币很多,一旦失手,付出的代价也会很高,这就需要收藏者掌握一定的诀窍和要领,不至于上大当。
以我的经验,首先要学点书本知识,比如记谱,这是入门的第一步。每个历史时期都发行过哪些钱币,它们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先记珍稀币种,再记普通币种,再知道一些伪品的特征,这样就心中有数了。
古币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它的年代,而在于它的珍稀程度,年代虽然久远,但存世量大,可能很不值钱。比如,西汉从武帝到平帝发行五铢钱300多年,出土很多,目前市场上的普通品仅几元钱。而明代的“宣德通宝”、“弘治通宝”目前大约每枚几十元,明末张献忠铸的“西王赏功”铜钱价格达到几万元,明显要高于“汉五铢”,这也是初涉收藏的人一定要了解的,不能单纯以年代来确定价格。当然,总体来说,先秦、汉、隋唐、元各代的古币价值高,宋、明、清的稍逊。
其次,要察看钱币的品质。一般来说金、银币的价格要高于铜、铁币,非流通币(古代有特别意义的钱币,如供奉钱、宫钱等)要高于流通币。明代以前我国钱币多用铜、锡、铅合金,间有杂铁,故称青铜。明代后期开始用黄铜铸钱。青铜币因年代久远,表面氧化出现铜锈,造假者也往往在假币上弄一层锈。但真币铜锈由于时间久坚硬异常,不易剔除,而伪品则铜锈浮而不实,用指甲即可刮落。这些可以作为断代和鉴别真伪的依据。
■主题收藏容易成规模
古币浩如烟海,一般收藏者很难将各个朝代的钱币收藏齐全并研究透彻。所以以年代或形式或内容为主题进行收藏,可能比较容易形成规模。
总之,古币收藏,学问博大精深,市场前景看好。收藏爱好者不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年代和领域,积少成多,久而久之,必定有所成就,乐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