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副刊
3  4  
PDF 版
· 登山临水
· 错置的尴尬
· 大泊水的山里世界
· 百年风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登山临水
  山水是大地的文章,有着人间典籍所不能替代的学问和智慧;山水也是人生的师友,可以拓展胸怀和情思,甚而成为心灵的药剂,消弥滚滚红尘带来的污染与伤害。因此,人们登山临水,往往会有一种回归真我的心态,能摆脱红尘中的一切矫饰,以致生活中的利害得失及喜怒哀乐,变得微不足道。即使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驰骋沙场的将士,或者是博学鸿儒、豪商大贾,他们虽然不大可能抛却自己的宏图大业,但也会情寄山水,作片时的调剂与休整。

  千载回眸,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曹孟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李太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徐霞客涉水跋山、萍踪万里,范仲淹观洞庭而生先忧后乐之情怀,毛泽东临湘水而发“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问……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们在登山临水之际所生发的情思意念,却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心情故事而异,因而造就了山水歌吟的红嫣紫姹,异彩纷呈。

  借山水浇胸中块垒,是中国山水诗词中最常见的手法。作者之意不在山水,而在内心的某种寄托或情绪排遣。在这类诗词作品中,山水只是一个媒介,一种意象,真正的山形水态,往往一笔带过,然后,便是内心独白的“开播”。如屈原《河伯》:“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不过是借昆仑山作场景,以便合乎情理地推出眼之四望、心之飞扬。孟浩然《与诸子登岘……》:“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其登山所观望的景物,仅鱼梁、梦泽之浅深,重心则在对人事代谢的感慨和对过往先贤的追思。杜甫《登高》一诗,前四句写景状物,但都是为写情怀作铺垫和烘托。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才是“诗心”所在。辛亥革命领袖黄兴浮槎赴美,于《太平洋舟中》忽生感慨:“口吞三峡水,足踏万方云。茫茫天地阔,何处着吾身。”诗以太平洋的浩瀚喻天地的苍茫,从天地的苍茫引发飘泊的身世之感,诚所谓“观水则意溢于水”矣。

  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法,是对山水作纯白描,而在对风景的捕捉或全面勾勒中渗透作者的某种情趣,暗示某种心境。王维的山水诗,多用此类手法。这里聊举两首,共同鉴赏。其一,《终南山》吟道:“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其二,《山居秋瞑》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细心品味,两诗皆用白描手法,以工笔勾画景物,作者仅仅是一个画中人而已,可是两诗所写之景,皆为“情中景”,诗人是借景写情,以景抒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尤其“白云”、“竹喧”两联之精妙,恐怕后无来者。诗中处处渗透了作者随缘自适、恬淡悠闲的生活态度与心境。还有,像毛泽东的《庐山》诗,在手法上也极渗透与暗示之妙,其中“冷眼向洋看世界”和“桃花源里可耕田”均属虚实相生,亦情亦景,作者的外交心态和政治意念在谈笑间悄然托出。

  山水千姿百态,不仅能与人的心境、意念相契合、相呼应,有时还能昭示某些生活哲理,使人们豁然顿悟。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诗,堪称大自然与人文世界交相渗透的极品,与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诗遥相辉映,组成中国山水哲理诗的千秋双璧,照澈人心。以文艺创作的人文价值而言,这类山水哲理诗,应居上乘。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的这两句诗抓住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可作我们登山临水乃至观人察世时的思路和心态的指南。

  山水永存于天地,而好的山水诗必与山水共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