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评论
3  4  
PDF 版
· 当代作家书法漫议
· 刻葫芦
· 半瓶庐闲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刻葫芦
作家随笔■聂鑫森
  葫芦在我国栽种的历史,至少在七千年以上。《诗经·大雅·绵》中说:“绵绵瓜瓞,民之初生。”专家考证,这“瓜瓞”便包括了葫芦。葫芦除可以食用外,将它干燥后,可作各种盛具,如碗、杯、瓢、勺、壶,以及浮水的工具。

  葫芦在清明前后点种,六月份开始开花结实,八九月份逐渐成熟。成熟了的葫芦白中透黄,采摘晾干后变成亮黄或浅棕色。

  干后的葫芦,除实用外,还成为一种工艺品,在上面或绘制或缕刻各种图画,成为室内的摆设和蓄养玩虫的器具,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明、清时,刻葫芦成为一门专门的技艺,诞生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工艺大师。

  所谓“刻”,分为两类。

  一类是先用瓦、木和纸浆做出的模子,并在模子内侧雕出各种图案,或花卉、动物,或人物、文字,然后套在正在生长中的葫芦上,等葫芦长大长老,再取下模子,各种图案便“长”在上面了。模子有官模、民模之分,前者为名宦大官雇能工巧匠所刻,后者则为平民百姓自制。“禁城园御旷地,遍植葫芦。当结实时,断木成范(模子),其形或为瓶,或为盘,或为盂,镌以文字及各种花痕,纳葫芦于其中。及成熟时,各随其范之方圆大小自为一器,奇丽精巧,能夺天工”(《清稗类钞·刻葫芦》)。

  另一类则是葫芦收摘、干燥后,直接用刀在上面雕刻。“道光中叶,有徐某者,能以玛瑙厚刀押葫芦阳文。所制有三小儿斗蟋蟀圆册子,凡虫及牵草小儿注视状,一垂髫,一小髻,一双髧,而阳文突起,极句勒,不见一毫斧凿痕。其盖即用本身之顶,或海棠,或葵花瓣,刀削之”(《清稗类钞·徐某刻葫芦》)。

  清咸丰年间,栽种、刻制蟋蟀葫芦的名师,是河北省三河县的刘某,人称“三河刘”。他的作品,不但造型古拙,镌刻精细,而且盛在里面的蟋蟀,发出的声音极为好听。至今“三河刘”的蟋蟀葫芦,仍是古玩市场的抢手货。

  蓄养玩虫的葫芦,做盖配芯时,一般会锯去顶端的部分,配上梧木、紫檀或象牙的口,再配上玳瑁、虬角或象牙的芯子。“芯子分高蒙芯、平蒙芯、低蒙芯。高蒙芯是一寸到一寸五,雕刻得玲珑透体,有花卉、人物、山水和象征吉祥如意、健康长寿的图案。雕出的图案可以动,叫动芯子,有一至十动之分。就是一摇晃,芯子里有一处或二三处,甚至十处都能动,十动的最珍贵。这种葫芦芯子,是北京的古老工艺美术品,堪称珍宝,而今是很少看到了”(陈重远《古玩史话与鉴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