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视点
3  4  
PDF 版
· 走乡访土笔墨情
· 艺术纪念中山精神
· 学院版画汇集深圳
· 一场“70后”与“80后”的艺术辩论赛
· 上海市举办浦东香山杯
中小幼美术书法作品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乡访土笔墨情
浙江书画家携手走进新农村
□本报记者 王凯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走进农村:呼吸田间的空气,品尝农家菜……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新鲜;另一方面也是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旧貌换新颜的吸引。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许多村镇都十分注意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打“文化牌”、打“艺术牌”,用文化艺术去宣传、营造良好环境和地域文化,用“艺术名片”吸引八方来客。在美术界,绘画靠生动的形象传达人们对美的向往,留下人们对风土人情、自然山川的美好憧憬。无形中也能为“建设新农村”做较好的宣传。11月6日,由浙江日报社、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杭州市文联、杭州美协、西泠书画院等单位主办的“走乡访土笔墨情”美术摄影活动,在浙江杭州余杭区举行。十几位来自浙江各地的国画家、书法家、油画家在农村铺开画布、展开宣纸,用一支支蘸满感情的画笔,描绘出了一幅幅反映农村旧貌换新颜的画卷。丰富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文化生活,加深了他们对艺术、对美的理解与追求。

  杭州余杭区自古便是人文、自然双胜。不仅吸引了陆羽、沈括、章太炎、吴昌硕等文人墨客,更是拥有双溪竹海、超山、径山、陆羽泉、山沟沟等一批自然景区。画家们沿着山路游览了位于径山镇的小古城村,领略了新农村变化的点点滴滴。之后,众人以笔会友,为此次活动献出了自己的书画作品。因病而未能参加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山明特嘱人带上了自己的题字“走乡访土笔墨情”。画家钱大礼、钱贵荪、徐家昌画出了所感所想。张耕源、吴静初等还集思广益,携手创作了一幅长卷。山水画家周沧米更是即兴吟联“余杭自古形胜,今日又见风流”、“大道通畅农贸特产盈市上,小康在望多彩文化兴山村”、“小院一座几度春风几度雨,新屋数间半藏农具半藏书”,等等,表达了对余杭新农村变化的感言。

  7日,画家们踏着晨露采风。正值水稻收割时节,沿途稻田金黄、修竹潇爽,一路经过四岭村、四岭水库来到了山沟沟茅塘景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有汤坑茅塘”。茅塘景区保留有完整的新四军被服厂旧址,还有古私塾、“打年糕、酿土酒、磨豆腐”农村作坊,一同构成了茅塘古村落。画家一行从山下茅塘村口的“浙西第一坡流”看起,沿途在农间作坊群中用手中的相机拍摄喜爱的绘画素材,还游览了亿万年前地壳运动留下的罕见花岗岩流“千羊石”。历史遗产与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打开了艺术家创作的心扉。大家酝酿构思,书法家们更是纷纷将诗词付诸纸上。西泠书画院院长王丽芳用隶书书写一副对联“门前绿水声声笑,屋后青山岁岁青”。周沧米与吕国璋相继挥毫“竹树相亲,花鸟同乐”、“山沟沟,水潺潺,风竹摇曳人欲醉,何日待重游”两幅墨宝,更是赢得众人连声喝彩。

  我们深信,只有走到生活中去,艺术才会有更旺盛的生命力。此次活动的许多画家都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人、事都有着浓厚的感情。一些老先生回到这里就如同回到了童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据悉,此次活动且向社会征集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气象的作品,形式不限。同时于12月底在杭州展出,届时还将邀请乡镇领导与农民朋友以城乡结合的方式一起为展览开幕剪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