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9版:书法周刊
3  4  
PDF 版
· 昆仑堂和朱福元
· 弘扬军科精神 履行历史使命
· 消息树(4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昆仑堂和朱福元
□陆家衡
  昆仑堂主人朱福元先生是当代著名收藏家。他毕生致力于搜集散失于海外的中国古代书画,庋藏之富,甲于东瀛。

  2001年,朱老慨然将其珍藏的300余件古代书画捐赠给家乡昆山,昆山市人民政府为建昆仑堂美术馆,以作永久珍藏和展示。

  在当代收藏界,朱福元先生是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他既不是腰缠万贯的阔佬,也不是职业书画家、鉴定家,更不是位尊望重的权贵,但经他30余年殚精竭虑搜集而来的书画作品,居然自唐、宋、元、明、清乃至近代,洋洋大观达500余件之多,所谓“铢积寸累,锦匣玉躞,庋藏成山”(杨仁恺《昆仑堂藏书画集序》)。仅捐赠给昆山的藏品中,就不乏精品和绝品。例如,麻布本《迦理迦尊者像》,这是一幅以罗汉为题材的唐代绘画作品,“其线描功夫,挥洒自如,举重若轻,非等闲之辈”(杨新《昆仑堂鉴赏书画记》)。据专家鉴定,此画已开北宋线描大师李公麟绘画风格之先河,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艺术观赏价值,可称得上是“稀世之珍”。又如清初鉴藏家笪重光审定并题署的《徐钟陵春燕戏花图》用笔洒脱,勾勒劲健,淡彩粉色,气息淳古,颇类“徐熙野逸”画风之特征。据清初张远之跋称,此图为笪氏家藏,用东坡竹易之,弥足珍贵。其他如明谢时臣《雪山行旅图》、明蓝瑛《仿梅道人山水》、明佚名《职贡图》,清龚贤《溪山隐居图》、清袁江《醉翁亭图》、清王翚《书堂秋色图》、清查士标《南徐山水图》、清高凤翰《竹菊湖石图》、清边寿民《平沙落雁图》等,则分别代表了明、清各个时期、各个画派的典型之作,山水、花鸟、人物,各领风骚。书法作品则名家名品,颇多力作。如闻名遐迩的唐人写经、明董其昌行书《杜甫诗卷》、清王铎草书《为芝老先生书献之帖轴》、清笪重光小楷《嘉州集册页》、清翁方纲行书《论洛神赋卷》以及梁同书、赵之谦等人的行书楹联等等。近代书画大家如翁同龢、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等人均有佳作荟萃一堂,真所谓“法书云烟,宝绘琳琅”(谢稚柳题《昆仑堂藏书画集》)了。

  昆仑堂藏有一幅近代海上画派王震仿八大山人的小品。画的是一只小鸟立在一个瓜果上,鸣叫欲飞,款题为“不贪为宝”。这是王震为龙华寺方丈石瓢和尚所作。王氏是吴昌硕弟子,也是一位慈善家。朱先生对此画情有独钟,不讨价便爽快买下,还印了不少照片赠送给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不贪为宝”是朱福元先生为人为事的准则,也是他收藏事业成功的真正“秘诀”。启功先生诗云:“昆仑名山富收藏,金沙玉石供评量;披图何啻登其堂,高人胜迹同辉煌。”这是对朱福元和昆仑堂最中肯的评价。

  记者手记

  由于年事已高,11月12日“昆仑堂”五周年堂庆,朱福元先生没能到场,但他的已经80多岁的夫人方慧女士精神矍铄地参加了庆祝活动。据称,她能流利地讲英语、日语,除了家乡昆山话,还能操标准的上海话。来宾与当地文联领导中午宴会的时候,惊喜地接受了方慧老夫人的举杯相敬,实在是一种莫大的福分。

  当日,洪丕谟遗孀姜玉珍老师向昆仑堂捐赠了洪洁求、洪丕谟父子藏印,她的致词情真意切,几度哽咽,让在座的人动容。她说她夫君洪丕谟对昆山的经济文化一齐发达十分好感,生前便欲捐藏,惜天丧英才未能遂愿。私家珍玩,难以子孙永宝;身外之物,唯求善遇善待。昆仑堂是洪家父子藏印的最佳归所。幸甚。幸甚。

  蔡树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