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摄影在技艺表达艺术性方面的贡献也引人注目。美国摄影界先驱斯泰肯1904年在纽约长岛拍摄的作品《池塘月光》,抓拍了树木倒映在池塘的梦幻般月下美景。作为斯泰肯早期风景摄影的经典之作,《池塘月光》以细腻的层次感和对色彩与光线的精妙把握,充分证明摄影也可以像绘画一样表达出丰富的情绪与内涵。这张作品以292.8万美元的成交价成为全球最贵的摄影作品。
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主任张培力对记者说:“作为学科教学的摄影专业,美术院校摄影专业的发展方向,首先需要学生必须具备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运用媒介的态度。技术含量的高低与学生个人观点有直接的关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才是摄影学习中最需要认识到的。”
但分析此次华辰送拍摄影展品,几乎全为反映时代痕迹、记录历史性事件的摄影作品,而反映摄影作品本身艺术性或者说单纯展示照片本身艺术效果的作品寥寥无几,这无疑是摄影收藏的偏见所致。
摄影作品的价值何在?
摄影作品由于其拍摄、制作过程的机械性、可复制性,并缺少必要的版权保护制度,所以在多数人的眼里,它既见不到高超技艺,也见不到摄影师的精神个性,是没有多深远的价值的。这是一种基于手工艺术理念的说法的偏见。实际上,摄影作品拍卖,远不是那位“不理解”的论者想象的“买照片”那么简单!
真正进入拍卖市场的摄影作品,在照片本身之外,一般都具有以下一些要素:严格地标注进入市场的序号、摄影家亲笔签名与权威律师公证机构公证、相应的技术鉴定机构给予认证支持等等。还有照片自身的年代因素、原创性、版次因素,因为同所有的事物一样,时间的移动会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稀缺,而显示出文献和文物的属性,翻拍复制品的则没有很大价值。此外,制作技术、材料的耐久性和制作工艺的高下也是影响的因素之一。
当然,除了摄影本体性的价值外,任何一件物品进入市场流通时价值还受到例如商品属性等许许多多其他因素的制约。比如拍摄者以及照片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次华辰秋拍反映出具有高频率的社会生活曝光及大知名度创作者的作品,最为国内购买者与收藏家中意。摄影师解海龙为希望工程所拍的《大眼睛》,兼具了两个因素的共同点。像已故台湾摄影师郎静山,因具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其作品在许多拍卖中也有不俗的成绩。
从最终成交量、总体成交价格上看,此次影像专场的拍卖在中国内地拍卖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任何一场艺术拍卖中,拍品的真正价值需购买者依据自己的智慧、学识和理性进行独立判断。没有系统规范、文献翔实的摄影史专著,没有专门的收藏家,这是很多拍卖行对摄影作品难以定位,拍卖市场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华辰总经理甘学军对记者说:“从学术角度来说,影像专场中所甄选的都是中国摄影史中绕不过去的摄影师的绕不过去的作品。这便在国内还没有一部专门的《中国摄影史》的情形下,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摄影史起到了进行梳理的效果;不过从摄影作品市场来说,虽然摄影无可争议地被视作一门艺术,但眼下的影像艺术市场却活跃而略显支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