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互动
3  4  
PDF 版
· 60岁庄稼汉爱“钱”如命
· 门券收藏的乐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农民章明夫办起“华夏古钱币”陈列室
20余展板排出2600多钱币单品
无数苏浙沪皖爱好者前往参观

60岁庄稼汉爱“钱”如命
■徐惠林
  元旦前夕,家住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的农民古钱币收藏家章明夫,又迎来了一批批天南海北的爱好者。一位慕名访客——老家长兴县吕山、现在湖州经营 “农家乐”的张林先生兴致盎然:“听说你收藏了许多南朝陈朝钱币,皇帝陈霸先是我们长兴人,我很想看看。”“欢迎参观,我这里与吴越有关系的古钱币很多,还有三国时东吴大钱、晋朝吴兴沈充的沈郎五铢……苏浙沪皖经常有人前来。”

  很难想象,一个自称是“地道的庄稼汉,当过生产队长”的农民,经过多年的努力钻研、收集,竟成了一个在古钱币界让大家称奇的藏家,而且劳动之余还研究著述,已有《南朝陈氏钱币》、《湖州古钱币》等多篇论文发表。并将收藏的古钱币精心整理成20多展板系列,先后多次在湖州的菱湖镇、和孚镇等向公众展览,受到多位省市领导的赞扬。省文物局还授予章明夫“浙江省业余文物保护员”称号。他是“南浔区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又是镇政府授予的“文化示范户”户主。    

  是什么原因引发了章明夫“发狂一般”的兴趣、热爱?

  “收集古钱币纯粹出于偶然。”今年已60岁的老章,说起经历感慨万千。老章家门口,就面对着大运河。因为荻港养鱼、养蚕的传统,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许多村民就用机器在运河里吸螺蛳给塘里的青鱼吃。由此,许多历朝历代的古代钱币、铜板等被吸上来。老章看到这些钱币很漂亮,上面的欧体字、瘦金体字牢牢吸引了他,他就向这些村民们讨要。有时给人一包糖,送一只西瓜,别人就留心给他收集。“1991年,书店里出现了一本《钱币鉴赏》,我买了本晚上翻看,才发觉历史上有那么多精彩的钱币,有的还那么值钱。”老章再也无法安睡了。第二天一早就来到运河的吸螺蛳船上,以他村民小组组长的威信,号召大家留心古钱币,有了给他,他会保护下去的。

  同时,老章像“发痴一样”到外地打听、跑市场。“我听一个木匠朋友说,他妈妈那里有很多钱币。我自行车骑了好几个小时赶到吴兴区青山他家,买了一枚就花去5元钱。那时5元钱数目不小了。”“1992年,一个贵州人打电话说他收到了一枚好钱币。我马上乘火车去。结果一场空,我食宿路费共花去了750元。”老章说,家属可闹火了,说他是个“笃头”。但他不回头,依然爱“钱”如命,陕西、河南、江西、安徽……无数地方留下他“淘”钱的足迹。慢慢地,老章的“钱”多了,自夏商周秦到元明清,“我的古钱虽然没有特别值钱的,但品种齐全。特别是反映我们太湖流域的历史与王朝的,国内怕是不多,其中像南朝陈氏五铢、晋朝吴兴沈充的沈郎五铢及南宋钱,都很引人瞩目。”老章说,古钱币界有句话,就收藏钱币而言,“全国看浙江,浙江看湖州”。

  这些年来,很多老板或收藏者,想以高价“统吃”他数十年征集的钱币,有的一枚就愿出数万元,被他婉言谢绝。“为进一步推动钱币爱好热潮,弘扬祖国文化遗产,本人多年来所征集收藏的钱币,通过整理后在家设立陈列室……”章明夫指着展板序言说,下一步他准备在村里办一个古钱币展览馆,再利用自己多年的古陶收藏也可再办个展馆。“荻港现在是湖州市打造的‘文化村’。它的底蕴、文化在哪里,除了老房子、自古名人,我的展览馆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