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0版:画家
3  4  
PDF 版
· 乐山乐水乐人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山乐水乐人生
■彭利铭
  一个画家的成功不能靠理论观念与观众对话,而只能靠自己的作品说话,只有精彩的妙作才能真正同观众沟通。李可染先生常说,评价一个画家说什么都没用,就两个字“看活”。前日笔者出差南京,闲暇时来到素有全国首家社区美术馆之称的广厦美术馆拜访好友翟优时,立刻被展厅内挂的几幅王悲秋先生的山水巨制所吸引。远观近看,兴奋不已,满目奇景,移步成趣,久久停足而忘却了已安排很满的工作日程,心早已借憧憬的双翅翱翔在祖国的名山大川之间。不是日近夜半,不是同行朋友提醒,真不情愿从这梦幻般的美景中走回现实。在离开美术馆时翟优送了我一套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王悲秋山水画集》,回到家细细地品赏了两个晚上后,可谓是感慨不已,颇有一番心得。

  此前曾与悲秋兄有过两次面叙之缘,所以说是先识其人后见其画。但说实话,悲秋兄健壮魁梧,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形象,这很难与眼前这细腻精致的山水佳构联系在一起。他性格外向爽直、快人快语、豁达开怀、旷朗无尘、无拘无束;他那种无忧无虑带有几分童趣的心态,倒叫人好生羡慕。在他的意识中好像不知道“烦恼”二字怎么写,谈论生活他是那么的乐观、那样的满足。他笑对生活,只是在艺术追求上还保持着那么一种常人少有的执着和自信。对照作品认真思考这不正是悲秋兄与众不同的一种境界吗!有境界者自成高格,他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这是一种真正超前的活跃心态,也正是他聪明过人之处。

  悲秋属传统型的现代画家,他笔下的传统写意山水没有被“时风”所牵,也没有受“浮风”所染,他思想似乎没有现代年轻人的“活跃”,更无半丝张狂之气,这里只有从传统中走来的扎实和稳健,有的只是熟能生巧的自信和善于思考所总结出的灵动。这是生活的积淀积累,是自然的真实写照,是感悟到理性的升华。他的笔墨功夫显露出他是在传统的沃土上苦苦耕耘的实干家。他笔下的每一条线、每一个点都流淌出传统的经典和神采。轻重、浓淡、干湿、粗细、虚实全在“写”中自然流露;中锋、侧锋、逆锋,笔在手中任意挥洒,灵动、趣味皆在其中,给画面注入节奏与韵律的和谐之美。刚过不惑之年能有如此厚实的技能实令人佩服。中国美协副主席王明明先生曾多次指出:画中国画不是靠爆发力,而是靠长期的积累,不断的感悟生活、体悟传统,慢慢养出来的。对照悲秋兄的画作不正是这么养出来的吗!

  山水画是最能表达艺术家心境的载体,记得傅抱石在他那篇《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有助于理解传统,从而正确地继承传统;也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创造性地发展传统。笔墨技法,不仅仅源自生活并服从一定的主题内容,同时它又是时代的脉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悲秋的作品深深地论证着这一观点,他的作品表明传统中国山水画仍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发展空间。

  悲秋是在北方山水的雄浑博大氛围中陶冶出来的,但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发现他有着北派山水的特性基础,同时还能看出岭南画派山水的空灵与润秀,也能找出新金陵画派来源于自然的表现技法。这里有细写,这里有表述文化的内涵,山之势、水之态,文化之气、精神之魂。真的羡慕他的自由自在,是那样的舒服、那样的精致,在他的世界中,有山有水、有草有木,一会是春日的清风,一会是隆冬的白雪;一会是祖国的名山,一会是欧美的海滨;浪漫无际,快乐无限。画累了品品茶、看看书、发发呆、做做梦,爽借春风,动观流水,这是何等的悠哉、快哉。走进他的世界,仿佛自己成为异客穿越时空而误闯他乡,又似梦入仙境,老子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真中有信。细细品读悲秋其人其画,确有其意,也有其境。这里以自然万物为题材,在朦胧中求具象。中国画有没有境界,一直是衡量画家创作水平最为重要的核心标准,是内在精神的表现形式。要达到一定的高度,需要画家付出辛勤的努力,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需要画家有发现美、捕捉美的天分;而悲秋在这几点上都呈现出强劲的实力和很大的发展潜力。他的作品写的是意境,写的是想象,写的是精神。我感慨、我兴奋、我思绪万千……

  看悲秋的作品第一感觉是他在认认真真写生、踏踏实实写心,这里在追求营造出山的代表,山的典型,山的灵魂;这似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这是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万壑,容量大、内涵深。这里描绘着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的变化。这里的奇山异峰,向往的正是那:“雄奇、险峻、浑厚、幽深、秀丽、滋润、野趣”于一体的壮美风光,每看一次都会令观赏者深深为这个“大自然迷宫”而惊叹。这里有高低悬殊,奇峰林立,万石峥嵘,溪谷纵横的自然奇观;这里沟壑纵横,岩峰高耸。这似乎不是在薄薄宣纸上画作,这里的岩峰拔地而起,耸立在原始旷野之上;这里的溪流蜿蜒曲折,穿行于莽荡峡谷之中,融林、瀑、湖、云于一图,集奇、秀、野、险于一体。这里不仅山奇,而且水美,若置身其间,定飘飘然如入仙境。山峰雄姿百态,鬼斧神工,令人叫绝。瀑布从涧石壁顶上飞泻而下,声如雷鸣,势若奔马,蜿蜒于山峦深谷间的溪水,汩汩流淌,与天上的白云,两岸的绿树相映成趣。真可谓:天有云霞,烂然成锦;地生草树,斐然有章;皴擦点染,有笔有墨;浓淡相映,勾勒有法;气运生动,出于天成。《武夷玉女》、《神龙佳境》、《峨嵋金顶》等仰视之作但见千峰插地,怪石如林,远望如彩虹,如新月,如洞天仙境。《俯瞰邦戴》、《俯观布朗》、《春云晓霭》等俯视构图,但见石壁直落千丈,石峰如剑似笋,更衬托出天然的高险。而平视其景,百花盛开,石倾、树斜、错落有序,曲曲折折,山影、树影、重重叠叠映入溢碧流玉的溪水中,构成诗情画意一般仙境,就像走进山河迷宫。绚丽的色彩,闪烁的光影,扑朔迷离,使人不辨东西,流连忘返。这里或优雅或险峻或富丽堂皇,令人目不睱接,似亲临其上,俯瞰脚下成千峰林,漫无边际,白云迷雾,环绕飘浮,景观气势磅礴,层次丰富,观后使人胸襟开阔。作品《巍巍井冈山》、《春云晓霭》、《匡庐春晓》、《太行烟雨》等,久雨初灰蒙蒙细雨时,立于高处俯视整个山体,就会看到万亩空间,或朦胧大雾,或白云飘浮,不远就将那群峰淹没继而给人以时间感和无限的空间动感。气势雄浑,有天气变化的表述,有山色变幻之美;如《太行叠翠》、《石门涧》、《高山雄尊》、《太行自有真丘壑》等,那大雨骤停时大片白云从山顶翻滚而下,宛如巨大的水流铺天盖地形沙飞泄而下的云瀑,真可谓,亲临山水仙境,万象归于眼底。坚者石,润者水,奇者山,灵者心。这是精诚所至、自然所感。亦南亦北、乐山乐水。

  《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段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翻译成白话就是: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活动,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智者,即有智慧的人,这种人的思想非常活跃,时时处在变动之中。这种特点也正像流水一样,永远不会静止在一个地方。如水一样活泼自由,快乐地歌唱。仁者,在孔子的学说中,仁是一个很高的原则,很高的境界,很高的思想,很高的追求。当然人应当有仁爱的理想,有仁爱的美德。这是一种很严肃的思想,不能也不应该改变。都同山的沉静严肃、稳固踏实、长期永存相一致。“仁”像大山那样不变和永存。这又正是“仁者乐山”的原因。悲秋乐山乐水这也说明他既是“知者”又是“仁者”。从悲秋的画作中,我仿佛可以感觉到他的那份执着和认真,那种不服输的倔强,看得出他是一个认准了目标绝不回头的人,一个意志坚强很有自信心的人。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个“志”我理解就是意志,坚持意志就是坚持人格和尊严。与悲秋兄谈天说地时,他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但看得出他内心总憋着那么一股劲。他常观光、写生、交流、办展而来往于欧、美等西方重镇,常领略异国风情,对西方文化的精髓应该是较为熟悉的,但这一切没有改变他对华夏民族传统艺术的追求、探索,始终保持着作品民族性的特点,坚持着尽精微、致广大,以理法取正,以神趣为归,重心灵之描写的艺术理念。他的作品之所以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也说明他的思考在继承中成长。

  我酷爱传统书画艺术,对有成就的书画家更是仰慕敬重,悲秋兄便是其中的一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如细细品读过悲秋兄画作的朋友多与我有此心会。人生是一个不断努力、不断前进的过程,更是一个日新月异创造辉煌的过程,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悲秋兄的艺术世界将更加绚丽多彩。

  

  丙戌年冬至于京华墨天阁

  本文作者:彭利铭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