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趋势,承接传统以推陈出新,与借鉴西方的滋养传统,两条道路是齐头并进,并行不悖的。前者所强调的是“笔墨当随时代”中的“笔墨”,更与西方绘画拉开距离;后者所强调的是“笔墨当随时代”中的“时代”,通过借鉴西方艺术的观念和技法形式,使中国画走向世界,接轨国际。
我们知道,艺术上的真理具有多元性,而不像科学上的真理具有唯一性。例如,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一旦当圆周率确认为3.14,那么,其他的各种数据便不再被认为是圆周率的真理。然而,在文学艺术的发展史上,方向甲被认为是真理,与之相对立的方向乙同样可以是真理。承继传统与借鉴西方之于中国画,同样也是如此。
一般的情况下,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辈子致力于在一个方向上努力用功,并取得相应的成就,已经相当不容易。而陈玺光则以高远的志向和抱负,意在“鱼和熊掌兼得”,无论是水墨传统的创新,还是现代彩墨的探索。孜孜不倦地双管齐下,取得令人欣喜的收获。据他自己叙说,当他钻研黄宾虹的笔墨之时,很多人不解,也不屑。认为他太保守。而当他“从黄先生的笔墨走出来又创作新都市彩墨时,大多数人又迷恋我的纯笔墨而不解我的新思路”。认为他太前卫。而他却抱定一个宗旨:“一个优秀的文化一定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任何钳制文化都是艺术创作的天敌。”
陈玺光以山水擅长,拳拳服膺的是黄宾虹的笔墨传统。黄宾虹是今天众所公认的20世纪山水画史上的一座高峰,但他“五笔七墨”、“黑密厚重”的艺术风格,如粗头乱服,在他的生前和身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为相当一部分人所不理解。而陈玺光则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便对其进行潜心的研究,致力于参悟中国画笔墨的“内美”。所谓“曲高和寡”能操一手高曲固然不易,但能赏和这高曲,又何尝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董其昌论画,以为“以往之奇怪论,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山水绝不如画”。陈玺光的水墨山水,不拘泥于物象的华美或称“外美”。对于物象的描绘,他是“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安排”,无论山石、树木、舟桥、屋舍,都是丑拙支离的一片荒寂景象。然而,通过笔墨的轻重疾徐、枯湿、浓淡、聚密、聚散的点、线、面的组合,尤其通过枯涩的焦墨线条与渗晕的淡墨厾染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干裂秋风,润泽春雨,旨在揭示中国画笔墨的“内美”,是与黄宾虹的传统一脉相承而来的。但黄宾虹笔墨的“内美”是通过层层积染,点厾,形成为“黑密厚重”的浑厚华滋,所体现的是一位学养的文化老人,炉火纯青的人生艺术境界。而在陈,积染点厾的层次明显减少,所以形成为淡泊空明的氤氲变幻,所体现的是一位风华正茂的中青年画家意气风发的人生艺术境界。
如果说,读黄宾虹的水墨山水,所赋予观者的是一种沉着凝铸的审美感受,那么,读陈玺光的水墨山水,所赋予观者的便是一种磊落飞扬的审美感受。这,也正是说明了陈玺光对于黄宾虹,绝不是亦步亦趋地追随其后,而是致力于拓展自我的个性风貌。相比之下,陈玺光的都市彩墨画就不是在传统中进行个性拓展的创意,而是更多地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理念和手法。都市的题材当然以描绘建筑为主,但界画所描绘的是古代的木构建筑,而都市画所描绘的是现代的钢架“水泥丛林”。所以,传统的技法便不足以用来表现现代的新事物,而发端于西方现代社会生活的各种现代艺术流派,从印象派到点彩派,抽象派等等,尤其是光色的表现技法,变幻陆离,令人目不暇接,对于描绘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都市景观,尤其是“不夜城”的景观,无疑是十分合拍的。
陈玺光的都市彩墨画,描绘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地的著名都市,而且大多是夜景。他用水墨来画建筑物的构影,画空间的氛围,铺天盖地地降下一片夜幕,再用各种色彩或点染,于混沌中放出流光溢彩的光明,旨在营造一种辉煌灿烂的现代都市的生活精神。如果说,他的水墨山水所描绘的是白天的景物,却表现为深夜的荒寂;那么,他的都市彩墨所描绘的是夜深的景观,却表现为白昼的热烈。阳中寓阴,阴中寓阳……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格局,为中国画增添了无穷的延伸空间,当引起学术界关注和思考。
陈玺光正当创作盛期,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相信他今后通过不懈努力,必将取得艺术上的更大收获。
2006年4月于海上长风堂中
陈玺光中国画
■徐建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