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村落》系列是齐鹏继她的《人格符号》系列后的一批新作。在传统的中国画领域中,山水画和人物画分属于两个森严的领地,很少画家是二者兼擅的。齐鹏在很短的时间跨度内,又画出了《中国古村落》系列山水画,在让人意外之余,又使人颇为赞叹画家的才情。
对于山水画,齐鹏是有学业渊源的,二十多年前她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就曾师从当代山水大家贾又福先生,很得乃师道业真传。
从学业渊源上讲,贾又福属北派山水,但由于他是从李可染先生这一系出来的,故在笔墨上新意颇多,当属传统山水艺术的现代性传承一路。齐鹏从这一路中走出来,当然带着前辈大师的学术背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齐鹏亦非当年的齐鹏,她在精神意识上更趋成熟,文化视野也很广阔,尤其当她作为一位艺术哲学博士、社会心理学博士后的思想境界来观照中国画艺术时,精神对于艺术的充沛,观念对艺术的激励,就会作用于艺术本身,从而使艺术带来新的生面。当然,思想和艺术表达,观念和艺术创造是并非同一层次的问题,这其中有一个转换的程序。并非说艺术家具有了哲学意识和心理学分析,就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艺术家,毕竟一个是感性王国,一个是理性世界。然而,齐鹏却很好地完成了这个转换程序。她的现代《人格符号》水墨人物画,就是一个明证。齐鹏的“人格符号”主题画展后,不仅受到圈内画家、评论家的高度关注,而且影响到哲学界和心理界。著名艺术评论家水天中认为:“齐鹏的‘人格符号’研究,对中国艺术近20年来‘新文人画’的发展是一大推进。”在谈到学术背景对一个画家的影响时,水先生说: “中国不仅有陈丹青,还有齐鹏!”著名艺术评论家殷双喜在《面相·人格·符号——齐鹏的心理肖像画》中评论:虽然李世南、朱振庚、卢辅圣、田黎明、戴顺智、黑鬼等画家以前都画过富有表现性的人物头像,但相对而言,他们更多探索的是形式因素和笔墨构成,而不像齐鹏这样更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冷漠者》、《焦虑者》、《惶恐者》、《深思者》、《理性者》等种种不同状态。著名心理学家张家棠说: “齐鹏抓住当代学术界最关注的‘人格符号’这一主题,并填补了一项世界性的‘人格心理学图像’的空白。”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著名哲学家陈先达认为:“‘人格符号’既是艺术中的形象塑造和审美问题,又是哲学中的本体论和感性问题。齐鹏的这项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为未来哲学、心理学以及从新的角度评价当代中国人格问题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文化、审美,哲学、心理学给予了齐鹏的艺术以思想和观念的翅膀,使她获得了艺术的思想高度和精神的深度。如果说齐鹏对“人格符号”主题的研究,在于她关注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存、精神状态和人格状况的话,那么,她对“中国古村落”研究,在于她运用中国独特的“水墨语言”与当代哲学思想、文化意识和艺术审美的结合。
“中国古村落”首先在精神观念上就是先声夺人的。我们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感觉画家在一般山水艺术的形式法则的表达之外,还有一种可辩的精神法则的存在,这个精神法则是在通常意义的山水画中所罕见的。
“鹊山”、“钱米”、“崇吾”、“轩辕”、“衡山”、“大言”、“帝喾”、“神人”、“大运”……是齐鹏这批作品的题目。这些名词来自于中国古典名著《山海经》失中的名山、峪谷、河道。众所周知,《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代著作,包含历史、地理、民族、神话、宗教、生物、水利、矿产、医学等诸方面。画家借用《山海经》中的一些名词作为题目,赋予了作品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的想象空间。
齐鹏这一批新山水画是以“中国古村落”为主题的。她对“中国古村落”的相关研究已近20年,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她就跑遍了太行山、黄山、华山、泰山、天柱山、张家界、苍岩山等地,考察了安徽民居、山西大院、窑洞民居、水乡民居、土楼民居,升画了大量的速写和山水画。特别是在近5年博士后对“北京文化”的研究中,齐鹏系统研究了北京四合院,天、地、人的三界空间,中国50个古村落,民居的历史发展、结构形式和当代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说,齐鹏的这次展览并不仅是山水画的展览,而是学术研究成果的延伸,其作品的命名、主题的思考和她相应的艺术表达,使人们感觉到了她对于这个题材所进行的文化思考——正是这个思考使得她的这一批作品具有了观念性的色彩。
人类在进入农业文明之后(约纪元前一万年),开始安居下来,筑屋、耕地、种植庄稼,并开始聚居一处,成为村庄,或早期城镇,这就是人类早期的社会形态。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类创造文化,建设“第二自然”,以抵挡难于预测的尚无法认识的自然,同时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从此,人类开始摆脱自然的束缚,建造文化世界。在这个时期中,人类文化的成果集中地体现于房屋和村社之中。今人,人们在研究那些幸运保存下来的原始村落,就会发现它们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以及和人性的深刻关系,正是在这种与自然和人的关系中,人类表现出了让人惊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天赋。
然而,当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之后,人类不断膨胀的欲望却使自己和自然发生了深刻的悖论。人在对自然无穷的改造和掠夺中成为了“自大狂”,以致有思想家惊呼:人类将在对自然的背叛中自掘坟墓!
齐鹏的《中国古村落》系列山水画,就是以上述思想为背景而创作的。齐鹏笔下的古村落是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式的意境,是与自然和谐、与人性对应的人类理想村社。从齐鹏《中国古村落》系列来反思现代工业文明中的都市,人们生活在水泥和钢材森林之中,人丧失向世界的开放,因而脱离了那丰富、美丽的,充满了审美领悟的自然景致,人把自己的生活贬为终日和自己抽象逻辑所生产的机械式产品为伍。在这种情势之中,现代人的设计和计算能力或许让人惊叹,但创新的想象力和自然的审美能力却已不复存在。
虽然齐鹏的《中国古村落》系列山水画中包含的思想锋芒清晰可辨,但画家诉诸的还是艺术的审美力量,所以,从形式法则的角度说,她的作品在艺术的本体层次上又是可圈可点的。具体地说,她是一个既注重中国传统笔墨韵味和画面的笔墨结构,又注重作品构成关系的画家。在形式语言上,齐鹏的作品既传统,又现代,她是在保持和传承北派山水基础上的创新。
南北朝梁人肖绎在《山水松石格》中提出“格高而思逸”的评价概念,这里改一个字以“格高而思远”用之于齐鹏的《中国古村落》系列山水画,我以为也是很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