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给我快乐,给我知识,也给我教训。初涉收藏,面对赝品、伪劣充斥于市,真假难辨的古玩旧货市场,加上商贩言之确凿的故事和藏品来源,上当受骗在所难免,学东西总是要先交学费。
刚开始跟行家朋友观摩学习收藏古瓷,在他们的指点下买了几件,好像懂了一点,“半桶水”就开始自己晃了。有天双休日,赶大早上了花鸟古玩市场,走了几个地摊没有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后在一旧瓷地摊上,一件五彩人物罐吸引了我的目光。此罐不大,有盖,较完整。盖有人物和花卉纹饰,罐身也描绘有花卉奇石及人物。釉面有细小裂纹,显古色,我凭直觉判断这是乾隆年代的旧瓷。加上摊主口口声声说“绝对真货,是从农家直接收来的”,虽然要价不菲,但我怕与好东西失之交臂,谈好价钱高高兴兴回了家。谁知请行家一瞧,方知此瓷器是后加彩,即旧器加新彩,最多是民国时的旧器,商家将原来纹饰刮去,请人画上五彩人物,以乾隆器高价出售。大价钱买了个便宜货,实实在在被宰了一刀。
一般收藏者都喜欢下乡镇寻宝收旧,总以为那些找来的东西不假,其实不然,不小心同样会上当受骗。有年夏天,我在广州某镇地摊上,买了两块银币。一为奥匈1780年造的人像银币;一为“民国”三年造的“袁大头”银币。两块银币银质、字口、品相都不错,锈色斑斑。奥匈币响声悠长清亮,只是有点扎手(这就是问题,常用银币绝不会有这种扎手的感觉)。“袁大头”属普品,容易分辨,左看右看,次币为真品不错,只是币边为花边,与直边不同,比较少见。本以为在乡下买古币不会有假,所以不假思索就买了,后来才知道又一次中套。奥匈银币是用真银材料造的假货,其声响当然与真银币无二;“袁大头”内为真币,花边是作假者磨去直边后接上去的,因为花边“袁大头”奇货可居,稍不留意就中招。
收藏是满足,是渴望,是喜悦,但同样包含着遗憾和沮丧,隐藏着失望和悲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是我的收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