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40版:赏析
3  
PDF 版
· 镜子里的追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镜子里的追求
伦勃朗和他的自画像
■闫 巍
  伦勃朗·范·赖恩(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荷兰画家。擅长历史画、肖像画、风景画以及风俗画,同时也精于图案绘制及版画,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不但为艺术史留下了多部脍炙人口的名作,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一部独特的自传——自画像。研究发现,伦勃朗曾手执画笔站在镜前约60余次细细观察并描绘自己。除此之外,他还为自己创作了20多幅铜版画,以及10多幅素描。他自己的肖像画在其所有绘画作品中大约占据了1/10的比例。即使他曾经遗失了一定数量的作品,也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平均每年要为自己画大约两幅自画像。如此非凡的成就,不仅在伦勃朗生活的那个油画艺术黄金时代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对于整个艺术史而言也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到了19世纪,他的荷兰同乡,后印象派画家凡高可与其相较伯仲。也正是他们两人,可谓形成了西方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中的自画像双璧。

  当我们重新面对伦勃朗的这近百幅自画像时会发现,历史的尘封,时空的隔绝,使我们在仰视这位300多年前的大师时,对他更加的捉摸不透。在那些或喜、或悲,情态百变的面庞下,究竟掩饰着,抑或传达着何种情愫呢?很多人将自画像完全视为伦勃朗心路历程的体现。然而,伦勃朗一生大起大落,尽尝人世间大喜大悲,这与他自画像所透露的信息似乎并不完全一致。虽然我们可以看到新婚的伦勃朗是那么愉悦,怀抱着妻子萨斯基亚而洋洋自得。但是,当1642年萨斯基亚去世后,在他同年的画像中却丝毫没有流露出任何悲痛的迹象。《夜巡》的诉讼案件,更使伦勃朗从此失去了人们对他的赞赏。而在整个40年代的自画像里,他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洋洋自得、镇定自若的神态。1657年他已彻底破产,在逆境中,他仍然为自己绘制着平静而且宏大的自画像作品,面庞之深邃犹如哲学家般的静思。晚年的伦勃朗在画中依然无比坦然,甚至一直是在笑着的,而他的亲密伙伴亨德里克耶,爱子泰特斯却都已先他而去。在他一生中最为贫困的时期,当他已不得不为了食物去打开女儿的钱袋时,自画像中的他仍然难以看出丝毫的愁苦之感。

  也许,一生不辍的自画像绘制癖,并非简单意义上对年华的记录与展现,而是蕴含着复杂的人生领悟,以及种种不为常人所知的追求。伦勃朗以容颜衰老的真实变化过程作为艺术承载,成功地将各种情愫包容其间,使自画像在他手中被赋予了更多耐人寻味的涵义。伦勃朗在艺术生涯的早期,即已开始了自画像的创作,莱顿时期的作品大都是一些对于面部表情的实验。各种人间愁苦喜怒都表现在那张充满朝气而又略有放浪的青年形象的脸上;17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自画像中,他凭借着各式戏剧性的服装,扮演了荷兰社会中各色人等。既有对于不同人物心灵的表现,也有自己追求的表述。浓郁而又深沉的戏剧性氛围中,浸透了伦勃朗深处社会之中的艺术与人生追求。晚年,在历尽了人世沧桑之后,伦勃朗的自画像中开始了对于自我灵魂世界的深刻剖析。这种展现虽然并非伦勃朗现实生活的真实体现,但却是他以毕生阅历换来的对世界的深深内省。沉静而又忧郁的神色,凝重的体态,幽暗的光线,无不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静穆与崇高感。

  伦勃朗在艺术中无意于现实生活的表现,但是生活却在积淀中影响了他的艺术,赋予它们得以生长的根基。特别是在伦勃朗晚期的自画像中,其笔触运用得饱含悲怆,深刻透彻,无形之中反映出了艺术家内心的寂寥与愁苦,深深打上了现实沧桑的烙印。这其中既有对17世纪新型资产阶级社会伪善的批判,又有对充满尔虞我诈的拜金主义社会的种种不满与无奈。但是,伦勃朗始终保持了对艺术、对生活的赤子之心。假如没有对人生命运的明了,没有对世俗、红尘忽起忽落、骤喜骤悲的刻骨铭心的体味,他是不可能创作出这些感人的不朽之作的。

  伦勃朗的自画像是个极其复杂的综合体,这其中既有现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又有精神渴望的刻意承载,同时还包含着他对于绘画及绘画语言的不懈探究。这一切都造就了伦勃朗自画像的特立独行,更表明了伦勃朗绘画艺术的与众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只有透过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深刻理解伦勃朗,进而才可以真正释读他的每一部作品。有生之年的伦勃朗在自己的绘画中是满足的,而长存于艺术史中的他即使在300年后的今天,也依然是无丝毫落寞的。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