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讯 宁小愚 日前,由《中国花鸟画》杂志社主办的“首届浙江省优秀中青年花鸟画家邀请展”,汇集了41位画家,是近年来对“浙派”中青年花鸟画整体水准的一次综合检阅。
展览期间举办了“浙江中青年花鸟画的现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上应邀的画家和理论家各抒己见,针对“如何深化传统?” “如何创新发展、开拓新的绘画模式?”以及“画家今后要怎样去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浙江画院副院长张伟民提出:“绘画最根本的是文化精神的体现。文化底蕴是绘画创作的根本基础,因此画家要对历史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文化不断的研究。当前花鸟画创作最大的问题,是境界的拓展不够,画家应该在画面的境界上思考得多一点和文化存在面上思考得深一点。”文学评论家夏烈指出:“艺术的长久生命力在于宁静而不在于焦虑。中西绘画形式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争议’实际上是‘旧材料’和‘新观念’的冲击、碰撞。不同的文化体系之间是一个并置的关系,它们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样有自己的文化精神。因此我们要正确构建在当代如何融合中西文化传统的心灵世界。”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韩璐认为:“从全国来讲,三大科目中花鸟画最弱。但是它的潜质是最大的,因为它的题材广、涉及面宽,注入的文化底蕴相对来说也更为深厚一些。中国的画家尤其是花鸟画家,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在画上做文章,而是要在文脉上去梳理系统化的方向,在文化上也要有一种崭新的思考。”美术评论家谢海强调:“画家的首要任务就是静下心来多画画,画好画。现在花鸟画创作最大的弊端和问题就是展览一锅端,面貌一体化。”同时他呼吁绘画界的老前辈们以及专业媒体多帮年轻的画家们构建一些类似专业性强、学术性高的展示平台,以此督促画家的进步以及艺术的发展。画家陈培林认为:“画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画家要面向生活,在生活中提取画材;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画家,在笔墨方面多做些案头功夫是应该的。但是纯粹的玩笔墨是很没意义的,也会误导画家的艺术生命。画家应该面对鲜活的生命发表自己的见解,画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绘画的理解。”
研讨会上,《中国花鸟画》杂志社副主编罗剑华阐述了组织此次画展和研讨会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当前浙江中青年花鸟画创作的现状,并提出了中国画的发展与变革,不能一味地去迎合西方的美评标准,更不能以“推倒”传统的方式进行“变革”。中国画有着完整的审美体系和独特的审美内涵,“成教化,助人伦”,求“中庸”,达“和谐”,以及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品格塑造,才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并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