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画家
3  4  
PDF 版
· 我看王作千的
水墨家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2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看王作千的
水墨家园

□王荐
  王作千,号耕者、老道钉,斋号犁园。他取材故土,风格浑厚,色调强烈,笔意拙朴的画风得到了美术界的认可。

  一是在题材上有独到之处——画自己最熟悉的东西。他最大地关注自己最熟悉的生于斯长于斯的辽北这片热土,这里的风土人情、阡陌沟壑、土屋板桥、枯杨衰草、禽鸟家畜等成了他画中的主体,他像这里的农民一样手执铧犁,默默地在这片土地上开垦耕耘,春花秋实。寻常化奇崛,野逸出高蹈。黑土地的苍莽旷远、深厚博大,北方人的粗犷豪放、朴实热诚,融冶其中,跃然纸上。画他山他水王作千不敢说一定胜过他人,画家乡的山水风物,他心里有底,敢和当代画坛一流高手一较高下。这片未曾被艺人留意的土地在他的笔下展现出独特的美来,他把这片土地引入了美术世界,他应该是第一个把家乡的山水幻化成这么美的人。

  二是他有独特的皴法——道钉皴。“老道钉”是身边朋友送给他的绰号。道钉就是铁轨和枕木之间连接稳固在一起的铁钉,头是多棱体,钉身带螺丝扣。任火车飞驰震颤,任岁月风雨剥蚀,它牢牢地守望守候在那里,默默无闻,岿然不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完成着自己的使命。王作千就像这道钉,钉在辽北这片黑土地上,守候着家园,守候着艺术的家园,守候着心灵的家园。他喜欢老道钉这个绰号,喜欢老道钉坚韧不拔的精神,他经常将这个号题于画面之上,还请人治了多方印章。渐渐地道钉形状相仿的皴法出现于自己的笔下,这是他在画得疯狂时将笔锋全部按倒,顿挫出来的,似圆非圆,似方非方,似燥还润,极有雕塑感。这些皴点如高空坠石,似金钉钉地,扎扎实实地钉在画面上。这种皴法近几年来越用越多,点染于山梁之上,按捺于草树之间,增加了画的质感,增加了厚度,增加了浑茫。这种皴法越来越被业内人士看好,这也许就是王作千对中国画的一个贡献。

  三是他有自己独特的设色法——点彩法。王作千在用墨用色上以墨为主,设色辅之,色墨交融,以色助墨,以墨显色,让墨与色均以光的力量出之。他往往是将画的主体用墨画完再点染一些色,他用色或混沌或鲜亮或纯粹,绝无定式。近两年来,用纯色敷彩较多,东一下西一下,大一点小一点,疏一点密一点,横涂竖抹,有意无意,感性理性,像儿童的思维,跳跃性强,让人难寻规律,出人意料。这些色点、色块像拿油画笔或小板刷点涂上去的,活跃了画面,凸出了应彰显的物象。这权且称其为点彩法,又是王作千的一个绝活。

  四是他有一个极强的本领——对景创作。对于中国画对景创作至今虽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真正的高手并不太多。吴冠中曾评价李可染是把画室搬到大自然中的第一人,王作千是一直把大自然作为画室的人。二十余年来他在画室里时间较少,多数时间都到野外直接用毛笔写生,他写生绝不照抄照搬自然风物,一边画,一边整合素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加减取舍,变写生为创作。他练出了直接提取物象,整合构图,直接对景创作的硬功夫。黄宾虹有诗曰“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人巧夺造化,剪裁青出蓝。” 回到画室也是反刍写生,放大写生稿。他画出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产品。

  王作千之所以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我觉得除了天资、性格之外,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首先得益于他的勤奋。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王作千练就的却是“十年磨一面”的功夫,他像极度饥饿的人一样,疯狂地吸收大自然的菁华,吸收有关山水画的技法技能和古今画理的真髓,甚至是在吞噬一切有益于自己的东西。他长年在外写生,足迹踏遍省内的山山水水,县内的每一个村落几乎都走遍了,还南下京津晋陕鲁豫等地,他写生从来中午不吃饭,他说就是要保持这种饥饿状态。还先后到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北京画院等进修学习,开阔视野,增长学识。其次得益于对大自然的深爱和膜拜。一走进大自然就兴奋就激动,他认为大自然太美了,本身就是一幅大作品,而且时时刻刻都在变换着自己的面目,和大自然相比人太渺小了,画太渺小了。一次在野外写生实在累得受不了,腰太酸痛,只好将地上垫些杂草跪着画。日本著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说,“听《二泉映月》得跪着听”。王作千此时此刻觉得画大自然就应该跪着画,他对这片土地真的是爱得深沉。另外还得益于他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深刻体悟。古人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实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就蕴含在这里。造化导引着心源,他将心源融入造化之中,除此而外,他觉得还应融入自己的性情,可谓“师物师心师性”,道之所存,技由心生;情之所寄,法由心造。他把山川风物人性化,丰之以血肉,赋之以色彩,寄寓以精神,这便造就了王作千的画作。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