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6版:机构
3  4  
PDF 版
· 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成立座谈会发言纪要
· 2007年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
“南北工笔画对话艺术展”暨系列学术活动的通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成立座谈会发言纪要
  张华胜(浙江画院院长):工笔画在浙江是历史渊源很悠久的一个画种,两宋时期更是达到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解放以后,在历届各大美术展览上,很多获奖作品便是以工笔画形式参展的作品,由此可见,工笔画在当代美术展览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浙江的工笔画界人才辈出,出了许多大家,但一直以来却缺少相应的学术机构。根据中国工笔画在我省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但缺少相应组织的现状,响应许多知名专家的呼吁和要求,审视浙江在全国工笔画发展中应该起到的作用,浙江画院与各方面交流探讨,反复论证,认为目前我院有条件出面为浙江工笔画创作的发展走出关键的一步——提出成立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的构想。这得到了省文联的重视和支持,得到了社会乃至全国的支持。今天我们在这里将要成立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研究所得以成立是老一辈工笔画家责任心、事业心,他们一贯的无私的推动,是各级领导对文化事业的理解与切实的帮助,也是在座的画家朋友们、理论界的老师们热情的关注与积极的参与。

  作为画院的下属专业机构,将以简约的组织形式和讲实求效的方式,团结、组织我省重要工笔画家和全国工笔画探索前沿的画家、理论家来共同进行工笔画的创作和学术研究。这势必会推动当代中国工笔画创作的新发展,势必会提高中国画艺术的新发展,从而发扬光大自南宋以来中国工笔画在浙江形成的优秀传统,提升浙江画院的学术地位和全国的影响力,为我省的文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蒋建东(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很高兴看到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的成立。在这样一个关注工笔画发展、与工笔画研究息息相关的学术机构成立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能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和浙江工笔画创作为宗旨,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的同时,积极完善国内外艺术家交流的平台,开展高水平的工笔画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当代工笔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为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美术大省做出自己的贡献。

  

  梁平波(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画院名誉院长):首先能参加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的成立大会感到非常高兴,应该说这是我们浙江美术界在画种发展上的一个新举措。刚才蒋建东同志讲了中国的工笔画在浙江是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很长的历史和很好的基础。中国的工笔画通过优美的线条和特定形式,创造了属于东方的艺术形式。

  去年,我有幸到日本参加交流访问。日本东京美术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座谈会上阐述了中国工笔画在日本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他讲到,在日本的国画教学体系中,学生临摹的典范都是中国的工笔画,比如像《韩熙载夜宴图》等。他也由衷地钦佩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工笔画艺术。

  在当代,工笔画已成为一个独特的画种展现在画坛上。现在每年的工笔画大展,我们看到的工笔画除了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加上了西方的外来的元素,包括技法、色彩等,使工笔画焕发了新的青春。在美术的园地里面,像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画种,而且有悠久的历史,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使得我们在新的创作时期展望出新的前景,成立一个这样的研究所很有必要。这个研究所集中了一批专家,所长是我们的张伟民同志。我想现在有这么多的老先生和这么多的老专家支持着研究所,浙江的工笔画研究肯定能走在全国的前列。但现在工笔画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传统的我们要继承,新的元素我们要融会,怎么把它们结合得更好,使它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所以这个课题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碰到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中间不断地研究。特别是浙江的经济发展,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整个文化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作为一个美术的大省,我们省政府也非常重视。作为我们画院,内部有这样一个研究所就要集中更多的工笔画画家,让大家一起来研究,使得我们工笔画研究所成为名副其实的真正的研究工笔画、能够推陈出新的一个机构。所以我们这个研究所不光是一个工笔画家聚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大家能相互取长补短探讨一些问题。再次祝贺工笔画研究所能够取得好的成绩。祝福各位领导、老师新春愉快,合家幸福!

  

  田宇原(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浙江是一个传统底蕴非常深厚的文化大省,这也集中体现在浙江文化艺术事业在全国范围内所占的巨大比重上。今天,我们又非常高兴地看到浙江文化艺术事业的一支新军——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异军突起般地成立了。研究所的成立对推动浙江文化大省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浙江省文化厅也希望研究所成立之后,不仅在学术方面上有所成就,更能在团结画家、艺术创作上有所建树。

  现今的艺术发展离不开艺术市场的培育,我们也祝愿研究所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与浙江的艺术市场形成良性互动,为推动浙江文化艺术事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张浩(浙江省政协常委、省美协副主席):首先,我代表浙江省美协祝贺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的成立。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的成立,对美术界是一件大喜事。

  工笔画研究所在艺术创作中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集中体现在艺术创作中,更明显地表现在理论学术的构建上。作为一个因工笔画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研究机构,我们有理由相信,研究所的成立对于浙江的中国画乃至中国的美术界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十年来,中国工笔画以迅猛的发展势头凌驾在各大展览上,从事工笔画研究创作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在一些权威性的展览里,我们不难看出工笔画作品的质量和数量正在不断提高,已超过了水墨画。特别是在九届、十届美展中,工笔画作品得奖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也印证了其后庞大的创作队伍。这样优秀的创作队伍和艺术作品,为我们研究所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资源。

  这些年来,综观中国工笔画的探索和创新,我感觉工笔画迈出的步伐都要比写意画早,并且这一特征表现在色彩和造型的发展上尤其明显。大步前进的同时,我们也就有了更多的经验可以总结,艺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作、与时总结的过程。今天,有了这样一个专业的研究机构,有计划地去研究总结工笔画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就更有必要引导工笔画向着一个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不断进步。

  研究所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依托浙江画院,方方面面完善工笔画的发展。研究机构的发展还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研究所的持续运作。作为浙江美术家的联合团体,我们浙江美协也会积极配合工笔画研究所的需要,为推动浙江工笔画的发展共同努力。

  

  金鉴才(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我认为,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浙江文化事业的发展,会使浙江工笔画的发展走向历史发展的又一高峰。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门类的工笔画在历史上创造过辉煌的成果。明清以后,由于对元代文人画的误解,使得工笔画的创作相对削弱。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假若不把中国工笔画领域重新开拓起来的话,对中国绘画的认识还是存在问题。

  这几年,在花鸟画协会举办的展览中可以看到,工笔画的创作群体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但也存在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艺术市场的发展,带动艺术门类的多元化。由一元转向多元,有好的地方,势必也存在负面作用。

  如果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能很好地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我们相信对于浙江中国画,不只是工笔画,都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也愿意为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的工作尽绵薄之力。

  

  冯运榆(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兼职副秘书长):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的成立是国画界又一繁荣发展的标志。研究所的成立可以凝聚更多的工笔画创作精英,为推动建设浙江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我希望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能与浙江人物画研究会共同发展,共同为浙江中国画的发展做出贡献。

  

  顾生岳(中国美术学院教授):20多年来,在全国复兴发展工笔画的热潮推动下,浙江工笔画始终站在潮流的前列,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一系列美术展览中,工笔画的创作数量逐步增多,质量不断提高,风格也愈来愈多样化。此外,还培育了一支富有活力的工笔画创作队伍。可以说,目前浙江的工笔画和意笔画已达到了并驾齐驱的局面。

  我们常说工笔画是一条寂寞艰辛却又充满无限希望之路,今天希望已愈来愈贴近我们了。植根于民族土壤之中,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曲高和众的工笔画在新时代的阳光雨露下已进一步显示其生命力。目前中国画正面临着如何民族化和现代化的问题,对民族传统的再发现,大力开掘传统遗产中对今天有用的东西,是走向民族化、现代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节。工笔人物画有着极为丰富精湛的遗产,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西方近现代绘画以及和中国工笔画有不少贴近和相同之处的东方艺术大量涌入,也为工笔画创新提供了借鉴。只要大家都有振兴中国工笔画的历史使命感,立足传统、面向世界、广采博取、勇于探索,工笔画高峰的形成为期是不会太远的。

  

  宋忠元(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在绘画史上,浙江历代不乏大师,有着很好的人文底蕴。在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浙江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过去由浙江美术学院老一辈教育家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中国画的教学体系,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上世纪80年代山水画守住笔墨基本功,大胆吸取西方某些观念和形式,开拓了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同样坚持面向生活,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吸收西方的长处,我认为工笔画更可以发挥色彩的视觉效果,在表现形式上更丰富,表现的题材和语言更广泛。今天能够得到有关领导部门特别的重视和支持很不容易。画家应该克服浮躁心态,潜心研究,为工笔画发展做出努力。

  我认为工笔画与意笔画两种表现形式结合起来,更可以发挥色彩的视觉效果,在表现形式上更丰富,表现的题材和语言更广泛。今天能够得到有关领导部门特别的重视和支持很不容易。画家应该克服浮躁心态,潜心研究,为浙江工笔画的发展做出努力。

  

  徐启雄(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画院艺委会委员):期待已久的浙江省建国以来第一个工笔画研究所今天终于成立了。同时,值得高兴的是,在座的像顾生岳老师、宋忠元老师以及美院的从事工笔画教育的老师为浙江工笔画人才的培养做出的努力现如今已经开花结果。

  在历届全国美展上,工笔画的成绩非常突出。2000年,全国搞了一个新世纪工笔画大展。当时我担当评委会主任,印象最深的是,评选的作品在统计展品得奖情况时,除了北京之外,浙江是得奖最多的一个。

  有了成绩,更应该谦虚。我们希望浙江的工笔画研究所能团结更多的画家创作研究,让我们浙江的工笔画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大的发展。

  

  杜曼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刚才各位老师以及在座领导都对浙江工笔画的历史、成就等方方面面讲了自己的见解。以我的体会,这个组织成立真的不容易,我已经等了几十年了。我搞工笔画创作到现在都50年了。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成立了工笔画研究所,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研究问题,探讨问题。浙江的国画在全国很有影响,但外界对浙江工笔画的发展情况了解甚少。以前,浙江参加北京的工笔画展览时,北京工笔画协会的秘书长就盛赞浙江的工笔画是全国最好的。既然浙江有这样的实力,我们就应该将浙江的工笔画带出去展览。今天看到浙江工笔画研究所的成立,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何水法(浙江画院艺委会委员):中国画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两宋,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都达到了高峰。有人讲工笔画是意笔画的基础,是缺乏对中国画深入的研究,是不对的。

  研究所的成立,让我们有条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做一些开创性的工作。现如今,工笔画的创作发展要远远高于意笔画,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重视创新的多了,重视传统的研究少了;创作尺幅大的多了,注重境界的拓展少了;制作的多了,笔墨的表现少了。我认为,工笔画还是一个注重“写”的创作。

  浙江有非常辉煌的历史,也有非常专业的创作队伍。因此,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助更好的平台,多方面吸收,打造浙江工笔画,更好地创新发展浙江国画。

  

  张伟民(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所长):参与研究所成立的每一位老师,就他们个人而言,在学术业绩上都已有骄人的成就。为什么他们在辛勤教学、创作之余还无私地参与工笔画机构的创建——一句话“薪火传承”。是期望中国画的艺术事业代代相传,是希望浙江的工笔画艺术事业能承继南宋中国画艺术,并在当代发挥更绚丽的光彩,把浙江的工笔画创作推向全国。这是以艺术为己任,是旨在以历史的角度来审时度势才能拥有的无私大局观。

  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机构很小,级别很低,但皆是开放性的。只要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即可以跨地区(现在研究所首批邀请的骨干力量涵盖:京津、江浙沪五个地区);只要有利于学术研究,即可以跨行业(现在有学校、画院、协会和艺术研究机构)——以最小的机构,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能量,尽可能地融合全国工笔画探索前沿中坚精英。

  现在研究所的人员组成为三个层面:由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和画院的主要领导组成顾问的主体,他们是把握研究方向的智慧的宝库,是工笔画事业的精神支撑点;其中是由在当代中国画坛很有影响的中青年画家、理论家为主体组成的艺术委员会。他们既在学术上有代表性,同时又是研究所学术活动的工作实体,首批邀请14位委员。这是研究所不同于一般画会、协会的地方之一。其三,则是更广泛的中青代从事工笔画创作的专业人士。他们都很年轻,很有作为;他们是未来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最具有创作潜质,最有朝气的一代;也是研究所未来工作的主要对象与工作主体。成立大会之后,研究所将与他们广泛接触,共同商议,把这项事业搞起来。

  老中青结合,院内外结合,省内外结合,同心协力,才能真正将这项事业发展起来。今天当我们围坐在一起之时,正是我们事业发展的良好开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机构 00026 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成立座谈会发言纪要 2007-3-3 48256DEA008181F548257290001C3C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