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0版:书法周刊
3  4  
PDF 版
· 一种风度
· 消息树(8则)
· 中国书法院春节拜望慰问
沈鹏和欧阳中石先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朱关田素描
一种风度
□本报记者 蔡树农
  尽管《书法》2006年“十大年度人物”评选远不及《书法》卷首语保持一贯的精采,还是要向荣膺“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朱关田投以一束祝贺的目光。

  朱关田是浙江书坛的常青树、不倒翁,而且也是近20年来中国书协各种势力努力“讨好”的对象。几乎形成一个打趣的真实:谁得朱关田,谁就能安稳执掌中国书协舵盘,尤其是他当选中国书协副主席一职后,这种迹象越其明显。

  按理,操着一口浓重绍兴腔的朱关田无论如何都难以进入京话霸语圈,因为有时语言的障碍会阻止一个人方方面面的发展。偏偏奇迹降生,要让京人(何限于京人)琢磨半天才能略微听懂讲话大意(乃至仍然听不懂)的朱关田却俘获了所有“重视”他的书法大员的“芳心”,除了寡淡的“厚黑”欲望,朱关田沉着温和的工作作风、心不旁骛的学者形象、低调内省的处世态度、礼贤下士的待人接物,应该是他出奇制胜的重要法宝。

  学院身份、民间立场的朱关田谈吐,爱憎分明,极少废词赘句,长短适中,不信口开河的叙述常常闪烁着幽默哲理的光彩,即便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组访谈,他也秉承了理智中不乏热烈的言说风格,观众反响积极。所以,他冷脸孔下埋藏的热心肠,更地道地透露出诚悫、中正,不需要献媚、不需要投机,书家本色,本色书家。扫尽书官陋习,驱动书法旗舰。在书法世俗化、功利化、权力化、商品化倾向加剧的今天,朱关田以学术而不是谋术问鼎书法高端符合民意的祈愿,是以,他也就解脱了“高处不胜寒”的尴尬而得逍遥自在。他抽出了他的太极剑,助兴中国书法的全民盛宴。

  江浙京豫俨成当下中国书坛的“首善”之区,浙江更是其中的泱泱巨子。朱关田统领浙江书协,柳暗花明,迭创辉煌,张海之外,再无相媲美者。曾经作为朱关田左膀右臂的金鉴才、余正口径一致:无论别人怎么评说,朱关田毕意是有雅量的,浙江暂时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完全替代朱关田的人物。

  慎独的朱关田数届蝉联浙江书协主席,给世人一种“放心”的感觉。“放心”的书法环境催生“放心”的书法人才,“放心”的书法人才创造着“放心”的书法作品,“放心”的书法作品指引着“放心”的书法前程。朱关田在浙江的“放心”书法领袖地位的确定,有三个标志:一是团结互补,集体领导;二是提拔青年,广开言路;三是自敬敬他,娱人娱己。

  朱关田不树自己为权威,并提防借权威幌子制造多元价值的价值混乱,他为此开罪于人,或有不容于心眼的是是非非,他要么逃避,要么不合作。“书法写得再好,不如讨个好老姆(婆)”,遇小范围友朋聚首,撅撅嘴,朱关田亦勇于检讨自己的得失,情动处,对某些书坛现象书协工作坦陈问题严重、无可奈何。

  突然蹦出了一个词:风度,它是大气与个性交织的产物,朱关田的一言一行不正验证了这样一种风度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书法周刊 00030 一种风度 □本报记者 蔡树农 2007-3-3 48256DEA008181F54825728E002039A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