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8版:版画
3  4  
PDF 版
· 版画印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版画印象
——在深圳《20世纪的中国与版画》研讨会上的发言

■高 照
  我是一个版画艺术的爱好者。在学生时代,专业虽是雕塑,便尾随我的师兄、版画家陈聿强先生学习木刻、认识版画。掐指一算,已走过50个年头。到如今,因专业关系,版画未能进一步触及与研究。但,我依然十分关注版画事业的发展与变化。

  如果从鲁迅先生倡导与发起的新兴木刻算起,作为创作版画在我国的起步到今天,依我的体会是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至建国;再至“文革”的结束;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从总体的印象看,我以为第一阶段如果以功能特征定格,它的性质是批判的,应称为战斗型;而建国后则多为歌颂的,就定为赞美型。现在是第三阶段。宏观地看,可视为审美或欣赏型的版画艺术。

  过去说,艺术从属于政治,这是极左。但,我以为,艺术实在离不开政治、离不开时代。因为它深深打着政治与时代的烙印。想起赵延年先生的《弃婴》、李桦先生的《怒吼吧!中国》、国画家石鲁的木刻《捣毁封建堡垒》、古元的《烧地契》、《减租会》与《人桥》、力群的《丰衣足食》,以及油画家莫朴先生的《铁佛寺》木刻连环画,等等,总会使人们自然地忆起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中国和烽火浴血的抗日岁月与前仆后继的解放年代。由于那些年份的政治与时代,决定了木刻版画,它是批判的、战斗的艺术。

  解放了,建国了,新世界,新面貌。人们欢欣鼓舞!牛文的《东方红 太阳升》、李唤民的《初踏黄金路》、张漾兮的《送饭到田间》、李桦的《一楼建成一楼又起》、赵宗藻的《四季春》,等等,再如以晁楣先生为首的一批北大荒群体版画的出现,这种歌颂与赞美新时代的艺术,都是版画家们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流露。

  尔后,掠过“文革”的阴云,又迈向了开放的今天。大家的生活天天向上。春来了!人们又开始拓展了一个高层次的人生旅程。衣食住行,领略生活。思想上的浪漫,精神上的畅游,人们学会享受,展示自我。为满足时代所求,艺术又展示了新的品格。版画的功能也自然地登上了一个新的审美欣赏之途。

  以上,就算是我对版画艺术,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以来的一个粗浅认识,或者叫做总体“印象”吧!

  50年来,版画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上世纪50年代中叶。那时主要是木刻,也少有铜版与石版,在全国大小报刊杂志上,可以说铺天盖地到处可见。那真是一个繁花似锦的版画丰收季节。

  当然,现在的版画,更是平、凸、凹、孔,全面开花。而今技艺日臻娴熟,版展琳琅满目。不能不说这又是一次更具恢宏的昌盛。

  然而,我作为一个版画的门外人,又使我朦胧看到了另一表象。那就是美院报考版画的学生,从人气上看,似乎不如往昔。它日冷落的雕塑专业,却后来居上。再看画种,国画自不说,油画艺术的创作似乎又是个春天。相对而言,版画则显冷落。明明是发展,表象又出现冷落,这似乎是个十分矛盾的现象。这又不得不令我再次思索起版画的前天、昨天与今天。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倡导下的新兴木刻,它的诞生,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面对现实,关注人生,改造社会”。在他看来,木刻艺术,是个唤起民众,革新社会的战斗武器。鲁迅举荐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比利时的麦绥莱勒的作品,给当时的木刻青年示范。关键是要他们能如这两位艺术家,创作力作,鞭挞、揭示人生的苦难与世间的不平。呼唤人们变革这万恶的世界。木刻作为一个革命的战斗武器,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的诞生前后,都是在这样一个使命的旗帜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而成长着。

  然而,事物的发展有时并不完全按照人们的意志而转移。时代的前进,并非所有的事物都繁荣。就如某种艺术的发展,譬如京戏,不管你如何提倡,如何叫绝,古今相比,只能称“今不如昔”。这是客观存在,毋庸置疑。为什么?原因是多方面的。

  就我们的版画艺术,自鲁迅提倡新兴木刻,到建国初期的繁荣,那也只是一个非常的发展阶段。从技术层面说,在一般情况下,今后它与群众的接触,我以为已无法达到往日的覆盖面了。莫朴先生回忆说,在那样的年代,一是木刻刻印方便,随刻随印,可印许多。它及时对群众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二是当时绘画材料匮乏。没有宣纸,缺少油彩。油画家、国画家也都搞起了木刻。现在不同了,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材料齐全,画种丰富,版画已不是惟一。因此,相对地说,不会再有那样的局面出现。当然,版画也不似李小山对国画那样的预测,会走到“穷途末路”的地步。但,问题还是值得正视与深思的。

  其一、依我个人体会,在艺术界,改革开放后的创新与转型,首先始于“形式”。之前的美术作品,特别强调内容对形式的制约。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创作上的公式、图解与概念。显得乏味、枯燥。反之,在那样的岁月,如果过多从形式上加以考虑,难免会扣上形式主义的帽子。这是“左”在文艺上的反映。因此,在20年前改革开放的最初日子里,在艺术创作上,我们往往首先考虑的,倒是如何在形式上打破创作中的不一般而富有个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求作品在视觉上富有冲击力、新鲜感。

  重视艺术在形式技法对本体语言的开拓,强调艺术的“转型”与“创新”,使艺术世界纷呈一片。这当然是正确的。但,事实上由于这种技法在艺术表现中的魅力,画家们常常又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本体技法的研究与表现上,而一再醉心于技法的味道。殊不知这种长期的”醉心“,却出现了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使技法成了艺术追求之最。极至者,竟抛却了对主题意境的追求,而陷入为技法而技法的泥洼。

  顺便说一句,前不久,全国有关学院的年轻版画家们,研讨了“学院版画”的议题。情况不甚了解。我以为“学院版画”如果仅仅是,或者只给我造成一种印象,就是单纯沉浸在一种技艺上的“探索、开拓”,以十八般武艺的演示技艺,便称之为“前卫”。这种精于制作上的演变功力,我以为是不足道的。或者它还只是实践创作中的重要一步而已,绝不是“学院版画”的全部。如果仅仅陶醉于技术形式上的玩弄,他只能是精巧的匠人,绝非是合格的艺术家。看来,仅停留在对版画本体语言的探索,这种所谓“视觉革命”,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技术、技艺的开拓。明白人知道,这种开拓,其实是创作中的一种手段,非其目的。因此,倘单纯以此为究,就只能是“匠”的所为,是一种工艺的革新。只有利用这种技艺、技术,来表达一种思想、精神与境界,才是“家”的所求。

  最近,在浙江省的平湖市,我参观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纪念馆后,初步纠正了埋在我心头而未解的问题。即他这么一个出类拔萃的艺术家、文化人,为什么会厌世出家?现在我明白了。他认为,人生应有三个层面的追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文化生活;三是精神生活。这是一种灵魂层面的追求与升华。他正是为追逐这三个层面而皈依佛门的。于是再欣赏他出家前后的书法,其境地真是截然不一了!显然,精神境界的追求,才是崇高的。

  我不全然同意李桦先生所言。他认为生活不是创作的惟一源泉。因为他以为,还有一个精神源泉的问题。我觉得存在决定意识。你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精神。所以生活显然还是创作的惟一源泉。生活与精神,它们两者其实应该是一致的。但,这里却是有个前因后果的关系问题。

  很有意思的是,新兴版画的起家,源于非常明确的目的,是从精神、内容开始的。它动员当时的艺术家们从象牙之塔,走向社会,与大众结合。改革开放后的版画艺术,和其他的艺术创作一样,如前所言,却首先是从艺术表现上,即从形式出发的转型与创新。然而,由此便有些画家们,特别是某些青年的一代,致使原本植根大众的版画艺术,又重新回归于一轮新的象牙之塔,且自得其乐。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作画。简简单单,并不想太多复杂的使命感。同时直言,“我创作好的作品,所谓动机、底蕴、内涵都是评论家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上的。创作这件作品我只是觉得有趣、好玩而已。”以游戏、自我发泄为目的,却掩盖与丧失了艺术的神圣职责与历史使命。即使从形式上看,也相应地在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肤浅的模式化格调。作品的势头,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当下一种新型的公式化倾向。

  近来,我胡思着一个问题,得出了一个结论。即“长期沉浸在无忧无虑的幸福之人,他们并不幸福。所以说不幸福,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如是,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年轻艺术家们,他们远离了战争与苦难,生活得很自在。但又并不以为自在。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多地处于“自我”之中。因而,在某些作品中顽强地显示“自我”,便是自然的。我记不清了,是否是古希腊的神话,一位大力士,叫安泰的。因为他的肢体离开了支撑他的土地,而最终被人击败。如果艺术,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人民,将会遇到和安泰一样的遭遇。相对国画、油画与雕塑,再想想版画,似乎版画又更典型些。在座各位不知有否同感?

  改革开放后,对“题材决定论”采取了否定的态度。有种说法,叫做“不在于画什么,而在于怎样画。”“不在于表现什么,而在于如何表现。”显然,这是对的。但,必须看到,我们绝不能一概否定与忽视,题材的内容在创作上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李焕民先生的“高原之母”、徐匡先生的一些人物塑造,堪称经典。这类作品在历史上的价值,首先是它们的主题、内容在历史、时代中的地位,而不仅只是由于他们在技艺上的高超表现。尽管他们的技法绝对保证了他们的作品在这个地位中的作用。然而,特别要说的是,如果失去了前者,就从根本上失落了这些作品在历史中的艺术分量。

  而在今天,如果过于强调“不在于画什么,而在于怎样画”就会给我们不贴近实际、不贴近生活、不贴近群众,不深入生活,醉心自我,找到借口。这就降低了我们版画家们、艺术家们在当今时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也轻视与忽略了我们作为“匹夫”在这个时代应有的地位与作用。

  各位名家、学者:因为时间的仓促,我没有充分准备。还因为今天又云集了这么多久仰的全国著名的版画家、老前辈,在这样的讲坛上,我以为可以只看不说、只听不讲。可是还是指定要我发言。如是,我就只能滥竽充数地匆匆作以上的思考,题目只能叫做“版画印象”。因为是印象,所以仅是印象而已!直白、粗俗,没有学术性。更待各位包涵、批评。     (2007年2月13日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版画 00038 版画印象 ■高 照 2007-3-3 48256DEA008181F5482572720031367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