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7版:评论
3  4  
PDF 版
· 从《唐宋绘画史》看滕固的绘画史学思想
· 当代山水画创作的跟风现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3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当代山水画创作的跟风现象
■中国艺术研究院 李一
  当前山水画创作是繁荣的,成就是主要的。但也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即“跟风”现象。所谓“跟风”,是指在艺术追求上自己没有主见跟着别人跑。“跟风”的画家不是指初学者,而是已有了数年功夫也有了一定的水平却只知跟着时风跑的画家。谁获了大奖就去摹仿谁,谁的市场火爆就去摹仿谁,谁的名气大就去摹仿谁。陆俨少热就去摹仿陆俨少,李可染热就去摹拟李可染,黄宾虹热就去摹拟黄宾虹,也不管自己的心性气质是否与这些名家心性气质相合,不是从大师作品悟自己,而是表面地去摹仿。

  跟风者不乏聪明人,跟风当然也有效,参展、入选、市场等方面会有些效益。如同唱卡拉OK歌曲,唱得好也会赢得喝彩声一样。因跟风有实际的效益,所以会出现跟风现象,跟风也不仅限于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也有。其他艺术门类也有,如流行书风,前面有风头,后面有一大片风尾,浩浩荡荡,没有这阵势,是不能成为流行书风的。

  从包容的角度讲,跟风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有它存在的合理之处,世界是万象千形的,艺术是五花八门的,跟风者是有风头样板去摹拟的。况且,跟风者所跟的风头多是一些有影响、有成就的人物。从花费气力上看,跟风也不容易,跟风要探风向,而风向又是多变的。天有不测风云,一会刮北风,一会刮南风,一会雨加风,一会龙卷风,跟上风头要花费很大力气。从历史上看跟风也是古已有之,元明清各朝各代都有。现当代的白石老人生前身后,也有一批跟风者。但从另一角度看,跟风又有偷懒吃现成饭之嫌,名家创造出一种风格,是经过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的,是经过千辛万苦的,少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过程是不行的。只摹拟其成功之作,不注意其探索之路,只重视其结果而忽视其过程是得不了其真传的。摹拟一种图式一种风格比创造一种图式一种风格要容易得多,但份量也轻得多。摹拟得再逼真也不过是摹拟。从这个意义上说,跟风者又是吃亏的,比如流行书风的追随者,摹拟作始俑者的书写习性,但在旁观者看来,不过是风头的陪衬而已。

  从更高的要求来看,摹拟黄宾虹最终成不了黄宾虹,摹拟李可染也成不了李可染。别人用某法某技某意获了大奖,你再去摹拟,也很难获奖。艺术史就是这样残酷无情,艺术史只承认有创造性的符合艺术规律的画家。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艺术史只承认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做出贡献的画家。黄宾虹之所以成为黄宾虹,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浑厚华滋的风格,创造了新的墨法和笔法,是他的美术史家的深厚学养导致他意识到山水画发展的前进方向。李可染之所以成为李可染,是他在中西绘画碰撞的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李家山水。没有黄宾虹的浓厚学识修养,没有李可染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入体验,仅摹拟其笔墨形式,学得再好也不过是徒有其表。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衡量一个艺术家成就的高低,主要看其是否有创造性。杰出的艺术家杰出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创造性,都具有独特的气韵。气韵,严格说来是学不来的,笔墨、构图、用色都可学,唯气韵不可学。中国古代画论中早就讲了这一点。气韵也不遗传,即便是父子,也传不了。气韵是艺术家气质禀赋、学养的独特显现,是个体内心的独特流露,是学不来的,说学黄宾虹成不了黄宾虹,学李可染成不了李可染,道理也在于此。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黄宾虹,只有一个李可染。

  学画学到一定地步,有了一定的笔墨功夫,就应该考虑如何挖掘自己内在的资源潜力,不能再盲目跟风。山水画如何学习,古人早就有言在先:师心不蹈迹。应看名家在画画时是如何构思的,其追求的境界是什么,透过其作品揣摩其创作的心态,看名家是如何挖掘内在潜力的,学习其探索精神而不是仿效其笔墨。山水画,一是笔墨,一是丘壑,跟风者摹习别人笔墨者多,实地“搜尽奇峰打草稿”者少,缺少行万里路的体验过程。画山水,有切身体验和无切身体验是不一样的,体验深入和体验肤浅是不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对大自然的独特体验,没有对笔墨新的认识,是创造不出独特风格的。古人早已讲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变化多端的山林云水是最好的老师和朋友,深入地去体验去认识,在体验认识过程中激发灵感,运之于笔,发之于墨,画自己心中之画才是最重要的。

  跟风,实际上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不自信,是很难有创造力的,自信心是创造力的前提。艺术创作,相信自己远胜相信他人。要相信自己有潜力,与其跟着别人走,不如到心灵深处会见自己。山水画之难难在符合艺术规律的创造,难在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今人的高品位的创造,跟着别人走是走不出自己的路的,到了一定阶段,应考虑另辟蹊径。当然,另辟蹊径不是胡来,胡涂乱抹似乎有个性,其实连跟风者都不如。所谓另辟蹊径,是找出一条符合艺术规律的新路。有能力有自信心的山水画家应该认识到,风格不是跟出来的,是自己创出来的。别人能创出别的风格,那是挖掘出了内在的潜力,画出了切身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自己是否能另辟蹊径,关键在是否有主动创造精神。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评论 00037 当代山水画创作的跟风现象 ■中国艺术研究院 李一 2007-3-3 48256DEA008181F54825727C000DBCF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