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兴起的景观设计包括城市景观、街道景观、小区景观等景观设计。城市景观的范围比较广,其中广场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一项。
广场景观美学与设计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探索符合功能和场所要求最佳的景观空间结构形态和地域属性的关系、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依存关系,由自然型向宜人型发展,使广场景观主体“可居可游”,回归于自然;不平均着墨;少露人工痕迹,及其所荷载的文化内涵的最佳契合点。
景德镇是国家首批命名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誉满中外。市政府为“打造江南旅游重镇,重振瓷都雄风”,拓展东市区,修建一个集文化、休闲、商业性为一体的广场,以及带动周边产业链,改善东市区10多万居民的环境。“昌江广场”修建地址位于东市区昌江大道与林荫路交汇处。这里原是一片农田、菜地和简易的沿街平房店面。远处有几座不高的山峦,并有一条从山里流出来的小河,直穿昌江大道往几里远的南河方向流去。在平整了农田和拆去了平房后的规划用地为76.5亩,面积范围还是比较大的,周边的生态环境还是宜人的,远山、村落、梯田构成了近郊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所谓的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不去过多地破坏自然,不去移山倒海,人工开渠引水,将整个地形地貌翻一个底朝天,再大量移植假山、假水、假景过来。地理位置本身所具备的物质载体,自然生态条件本身就为广场设计提供了前提条件。整体设计所要求表现的空间意识犹如指挥与大自然节奏全面和谐的交响曲。
设计呈长方形,中心广场采用圆形,圆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形真而圆,神和而全”的审美理念。“圆”又为景德镇陶瓷造型最普遍的形状。圆的形状在右边的临水处又划去了两点,留下了缺口,宛如陶艺圆满的造型捏变了一些形一样,给人留下了蕴涵无穷的余味。
广场中心被线型的水道和面型的水泽环绕。水景是天造地设的,构筑的精妙处与烘染的缥缈处为“水”,也是昌江广场景观设计的关键元素所在。古云:“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也如人的血液,没有它就没有生命,有水就有灵气、活力。“水利于万物不而争”(老子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子语),它丰姿绰约、情意绵绵、曼妙动人。“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独特的风景线,是人们向往的诗居之地。凡是没有水存在的广场景观基本上是不够完美的。利用远山弯弯曲曲流出来的小溪水,因势利导在右边扩展了两块“湖泊”,左边形成水道环绕广场中心。用柔性的“水”为活力杠杆而激活整个广场,令其得水而气韵生动、神彩奕奕。围绕广场布置栽种了散点的树木和大量繁茂的青草蒙笼其上, “以草木为毛发,故得草木而华”,其中有很多名贵树种。几条直线与曲线的走廊、过道,中心及四边的点与整体的面形成点、线、面的构成式。进口处耸立着十根石雕花岗龙立柱,给人以庄重、稳定、气势恢宏之感。三座汉白玉小桥过渡到中心广场,往低台阶前再过花圃是弧形排开的陶艺壁画墙,中心两边各建有两个碧瓦晾亭和一条休闲长廊。湖泊里设计隐藏有喷泉水管。几十根大小不一的装饰性灯柱错落在广场各个部位。
昌江广场景观整体以逶迤或直挺放射的线、聚合的面、散落的点为设计基准而展开。色彩以绿茵茵的大片草绿色环围,青色的大理石为基垫,碧蓝湖泊展示的三种颜色为主,点缀几条人工造鲜红色的大鲤鱼跳龙门装饰。
广场右边荡漾的湖泊与左边及后面茂密的草木,拱围着广场中心,形成“神理流于两间,天地供其一目”的美学旨趣。在“水天一色,物我交融”的自然创造中的实境与虚境的完美结合中,远景绵延的山脉、村落衬托出了广场山水人文的内涵,构筑了昌江广场多姿多彩的陶瓷景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