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6版:巾帼风采
3  4  
PDF 版
· 姚思敏的文学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姚思敏的文学园
■孙克
  今日画界多才女,已为大家所公认。建国以来提倡男女平等,包括受教育的机会平等,记得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开办,招了50名学生,男女各半,后来女同学中出了好几位名画家。20世纪50年代美院附中培养的学生中,成功人士不少,但最拔尖的还是女生,叫周思聪,其天才、勤奋、成就盖过所有同辈人,包括她的先生卢沉。所以,我对天才女画家们,总是非常钦佩尊重有时甚至有些敬畏。四川成都画院女画家姚思敏也是我认识多年,见到她从年轻的工笔花鸟画家逐渐成长,今天终于成为一位享有知名度的、跨越山水花鸟界限、独具风格面貌的成熟的女画家。关于她的绘画成就,我已有专文评论,在这里要谈论的是画家姚思敏刚刚出版的散文随笔文集《一个女画家的世界》。

  在中国,绘画与文学的关系是很贴近的,人称王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后来的画家都以能在画上题写自撰的诗句而称能。历史上也有精通文学的画家,典型的是明代的青藤道人徐渭,至今有《徐文长集》传世,中国文学史上有名。当代画家中擅长文字、喜欢著述的大有人在,黄永玉先生堪称魁首,先生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版的诗集、文集早已脍炙人口。历经“文革”沧桑,正直的人们都有话要讲,黄先生就是一个代言人。一个画家不光追求美表现美,他有许多话,许多关于人生的感悟,关于灵魂的善恶、美丑,以及许多的回忆、叹息和微笑,每一天每一刻,思想的火花在翻滚沸腾,于是他就不停地写,好像从此穿上了传说中的红舞鞋的女孩,要不停地跳下去一样。一个画家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悟,用智慧去思考,他还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感、清泉般涌动的文思和充满机锋情趣的妙笔。此时此刻,他就不光是颂扬美的使者,他还是一位思想者、一位智者。我很爱读画家写的书,还因为他们是画家,是业余作者的身份,不以写作谋升斗之利,所以远离了书商市场,也少了许多铜臭气。

  姚思敏是又一位喜欢写作且极富才思的画家,我早在几年前就读到过她写的关于她的先生、关于她的童年的故事,以及她对当下美术问题的见解等等,文章不长但立意独特,感情诚挚,不乏机敏和幽默,且文笔流畅意思通达,真的是文如其人,我读来如闻作者清脆的嗓音发出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不久前,姚思敏从成都打电话来,告诉我正在准备出版一本文集的事,又说,没有想到印一本书这样麻烦,光是校对文字就是四五个来回,很费了精力。对于姚思敏的文章水准我是有信心的,只是没想到她“爬格子”的勤快,已经积累了几十万字,够出一本集子了。就在这个春节前几天收到了姚思敏挂号寄来的文集《一个女画家的世界》,由四川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版权页上标明“232千字”,即23万余字,收录了30余篇文章,真的不容易。这是一本十分认真编排、设计的画家随笔散文集,翻来看看就明白姚思敏何以抱怨编书用去她太多的时间:这一本书编得像她的画一样精美,不仅开本、页面设计不俗,更配合每一篇文章选印了许多有关照片,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和人物。有趣的是姚思敏专为书中文章配的插图,如《我那别扭的先生》画家唐允明的像,简洁的几笔相当传神。书籍的前面还选印了1982年周思聪给他画的速写像,转眼25年过来,斯人已逝,令人追念不已。书的后面选印了画家的代表作,可使圈外的读者对作者多一些了解。从设计的角度讲,这是我见到过的最有兴味的一本书。

  前几年读她的文章,我就想,姚思敏有一颗多么玲珑的心。作为画家,通过画面表达她心灵的感受,记得20世纪90年代我到成都画院去访问,适逢雨天,在深深的旧式庭院里,淅淅的春雨和挂在檐下笼子里的鸟儿偶然的叫声,衬出画室的安静。我想这或许就是她在《清音》、《山涧》这些画面里要表达的意境。写文章的人,是要用文字语言生动、准确、简炼地勾画出脑海中浮现的情景画面和鲜活的各色人物,而一个好的画家不但能够技艺高超地画出她眼见的景或物,更要时时在胸中构筑出种种画面,并成功地出现在腕底(这是中国画家的强项),为此画家们要练习“默写”的能力。这样的虚构力、想象力或称为形象思维能力,同样是画家、作家都不可或缺的。姚思敏写的童年回忆《没有斑竹的斑竹湾》,就引领了我们回到她童年时候的青衣江边,在脚下清澈见底的江水和远目所及处的乌尤山和著名的乐山大佛,那个还没有被现代化带走天然和纯朴的小镇乡村。在夏天江水滔滔时一个女孩眼中看到的被洪水冲断缆绳、顺流而下的载货木船,是怎样惊险靠岸或无助地被卷向下游而去,那些船夫绝望的叫声,在这个女孩心里留下深深同情的记忆,几十年后仍然那样强烈地打动着人们的心。在这篇回忆里,我看到一个小女孩,是怎样的羡慕乡下小女孩鲜亮的花衣服,以及她是怎样“手舞足蹈,蹦蹦跳跳地”和姑妈到城里的店中,自己挑选她认为最漂亮的花布,然后穿着缝好的新衣,快乐地在镜子前照来照去。我不禁要问,这个快乐的女孩,就是眼前享誉画坛的名家姚思敏吗?是的,这就是朋友们眼里快人快语、一串笑声,有时会被她先生笑称“瓜娃子”(四川话里大约是傻瓜的意思)的女画家姚思敏。

  在姚思敏这本书里,展现给我们的是作者一颗富于同情的心、宽厚的心。《一个女画家的世界》很多篇是写她熟悉的人、接触过的人,如朱佩君老师、冯建吴、李文信老师,这几位都是她学艺道路上的指路人,每当写到他们的时候,总是流露出深深的感恩和思念之情。《日有所思》发表于2005年,副题是“亡师朱佩君八年祭”,是以第一人称写给老师的,可以说这是一篇赤裸裸的心灵的对话,只是逝者已矣,无法听到了。朱老师一生未婚,晚年相当孤寂,个性孤高耿介待人以诚却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姚思敏对恩师的眷恋、感念深沉而绵远,她从未忘记过是老师带她进入美术和画院的大门,给了她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机会。更能够理解羽翼渐丰的鸟儿,向着更高更远处飞去时,那守巢的母亲一颗孤寂失落的心情,因此她为老师悲哀而无奈,然而这就是人生。在《一个女画家的世界》里,作者讲述了许多位画家,人们都知道,画家们大多独往独来,个性强烈,或有不为人所理解之处,姚思敏总是以宽厚和同情的心态,设身处地地解释他们所思所为的缘由,在《又是一段戛然而止的音乐……》和其他记述画家活动的篇章里,都不缺乏这样的宽阔胸怀的表露。

  姚思敏正如古人所讲“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求知欲强,人也热情随和,艺术观念宽容而不保守。但是,她的思维清晰缜密,对于生活和艺术中的是非、善恶、美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几乎是直觉的分辨力,很少含糊混淆。在这本书里关于艺术的议论很多,还有专论,我读起来饶有兴趣,因为我发现往往在理论家那里越搅越糊涂的问题,画家们常常有简单明了而令人信服的答案,然而,“皇帝的新衣”虽人人看得破,却有待具童稚般真纯和充分勇气的人去叫破,世事便是如此。我最早读到姚思敏谈艺的文章是2000年发表的《我的主义》,这是一篇散文体的议论文,把画界争论不休的关于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以轻松的口吻、明确的概念和清晰辩证的语言,令人信服地说出来。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盘西化”的主张一直不断,“反传统”口号叫得很响,有些理论家把传统视为“沉重的历史包袱”。姚思敏对此写道:“对于‘传统’二字的理解,我总以为有些像‘血统’之于我们,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无非一个是人文意义的,一个是医学意义的:一个后天,一个先天。可以这样说,我们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被包围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中,达到伦理道德,小到一日三餐。”对于把传统归之于“陈旧”的观点,她同样有清澈、明快的辩析。虽然由于经济迅猛发展,民族自信增强,美术界“全盘西化”的主张逐渐低弱了,姚思敏这篇短文读来仍然感到痛快、清新可喜。

  姚思敏是一个心里有话就要说的人,而她是一个多思、善思的人,所以她写了不少谈艺术的文章,谈当下中国画界面对的尴尬、困惑和令人沉思的问题,谈她对时尚的现代艺术的看法,当她从日本、法国和欧洲访问回来,更是有许多观感要讲。在文集中,这部分占据了一多半的篇目,可见她思考之勤、用心之专。我所知道的姚思敏并不以理论家为己任,因为她在作画上更为努力进取,成就突出,她是很有才华、并且正处于盛期的画家。但是,我从她这些文章中读出一个视野宽阔、目光深邃,胸怀深广,对人生充满激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对艺术积极献身的女画家姚思敏。如果说有人和我一样曾经觉得姚思敏是个富有才华而心地单纯、和善快乐很有人缘的女画家的话,那么,仔细认真地读过这本《一个女画家的世界》之后,会更高兴地看到一个更有才华、思想,更为亮丽卓越的姚思敏。

  2007年3月北京雪后于京华道不孤斋晴窗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巾帼风采 00026 姚思敏的文学园 ■孙克 2007-3-10 48256DEA008181F5482572980023C77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