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8版:书家
3  4  
PDF 版
· 精谨与渐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精谨与渐修
——郭瑾书法品评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的十来年时间里,我比较集中地参与了省市老年大学的书法教学工作,教学相长,使我的书法业务也得到了不少的提高。郭瑾同志就是在这时熟悉起来的。

  交往不久,我就感到郭瑾的思维还很年轻,用笔颇有灵性。不管是临帖、习作还是创作,都体现出年轻人般的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十几年来,她孜孜不倦地耕耘在书法这个园地中,到今天已初见收获,我为之高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印证到书法学习,可以作此理解:若对书法仅作感性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即使爱好它而不深入地掌握其“游戏规则”,也难以从根本上取得“游于艺”的乐趣。因此,这个“乐”字,不是低层次上以毛笔涂鸦的自以为是,而是通过笔墨的挥洒赋予汉字以生命律动的自得其乐。这个境界当然很高,对那些只满足于涂鸦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但我可以感觉到,乐此不疲的郭瑾有清醒的认识和严谨的努力。

  我想,任何高妙的艺术境界不会是空中楼阁,它必然有其实在的物质基础。对于书法初学者来说,技巧与法度就是这门艺术的物质基础。而如要取得这个基础,心无旁鹜地全力学习古人的书迹是惟一的方法,舍此只能是自欺欺人。

  因此,只有真正取得这个基础,才能使自己的脚步坚实地迈向习作和创作阶段,进而在精于创作的高度上渐臻心手双畅的审美愉悦高境界之中。于是,就完成了以书悟道的学书历程。由此可见,这既是一个书家自由驾驭笔墨的过程,也是一个书家以自己的生命灌注给汉字的过程。我们经常称赞古来大家的法书“千载之下,犹有生气”,即是这两个过程的集中体现。对于从事这门艺术的现代学书者来说,这两个过程依然是值得永远企慕的。

  这两个过程当然不会短暂,但从郭瑾学书“十年磨一剑”的情况来看,是卓有成效的。除了她学书的目标、道路与方法对头外,作为革命老干部的她,人生阅历和文化修养,无疑是她加快学书进程的另一个动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个动力也具有“艺术资源”的性质,是非常可贵的。也许,这也是广大老同志学书虽迟却进展较速的原因之一吧。她的成功归结起来就这么一点:精谨的学古和渐修的心态,这就是她为同好者鼓劲的实际内涵。

  郭瑾同志早已入古稀而近耄耋之年,但可以相信,她灌注于笔墨中的生命之气,在未来的岁月中,这些生命之气必然会返注于她的血肉之躯的。这就是正确学习书法所得到的好处,不仅仅是藉书法去取得名利的实惠。

  最后,小诗一首以贺:

  书贵渐修乐其中,

  十年一剑凛霜锋。

  动心岂是名与利,

  健笔化成不老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书家 00038 精谨与渐修 2007-4-7 48256DEA008181F5482572B1002CC7C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