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48版:赏析
3  
PDF 版
· 被误解的艺术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被误解的艺术家
论超现实主义画家米罗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石 磊
  胡安·米罗(Joan Miro,1893—1983),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1907年开始学习艺术,曾就读于巴塞罗那市的几所美术学校学习。在其早年,曾经尝试过多种绘画风格,这为他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基础。

  米罗在美术史上属于超现实主义,但是由于他的绘画所表现出的欢乐、和谐与温馨气质,所以评论家一般把他与达利等人相区分,称他的绘画为有机的超现实主义。观看米罗绘画,我们会发现其与儿童绘画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因为他的这种特征,使得米罗与儿童绘画结下不解之缘,超现实主义的评论家也认为米罗是位“把儿童艺术、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揉为一体的大师”。

  应该看到的是,米罗与儿童绘画有着巨大的区别。儿童绘画具有符号性、夸张性以及强烈的想象性,这是由于儿童的天性使然。米罗的绘画实际是借鉴了儿童天趣自然的形式,在这个形式中进行新的组合和发挥,从此赋予这种不同于儿童天性的绘画形式以新的内涵。

  儿童绘画具有符号性,符号性仅仅是儿童对世界初步认识的反映。而米罗绘画中的符号则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儿童的绘画也利用色彩,并且也非常鲜艳。但是米罗绘画中的色彩一方面具有象征意义,另外还具有相当的理性成分。如《人投鸟一石子》中的颜色运用,黄色与绿色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黑色则在其中起了很大的分割与协调作用,而人物与鸟的色彩,则有机地运用了对比色。黄色是一种比较跳跃的颜色,所以在画面中它是在前面的,绿色稳重,向后退却,这些都是画家精心设计的结果。

  如果联系超现实主义的观念,深入分析米罗的绘画,就会发现米罗画风的背后,实际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深入理解。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根据弗洛伊德梦的理论及潜意识是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理论,强调绘画中的梦以及绘画过程中的自动性。在达利等人的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中可以看到,那些梦境的表达,如达利的《西班牙内战的恐惧》。

  但是,达利等艺术家的梦境表达是建立在写实基础上的,利用了一种不合理的画面逻辑,利用一种古怪、离奇的画面,希望以此表达出真实的世界感受。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和“性”有关的潜意识活动,它是由于人的自我防卫机制压抑下去的人的本能愿望,而且梦往往是通过扭曲变形,作为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梦又都是象征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达利等人的绘画是符合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象征意义以及转换意义理论的。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弗洛伊德学说中对儿童心理的关注。他在分析儿童心理的时候,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儿童时期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他认为,做梦的过程最主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倒退或退化。弗洛伊德把梦与神话及童话看作本质相同的东西。并且,他非常关注艺术家的创作与艺术家的童年创伤记忆的关系,如他对列奥那多·达·芬奇的解释,就是从列奥那多少年时期的一个梦开始分析的。

  弗洛伊德梦的理论极大地影响了超现实主义艺术,而达利等人虽然运用了他关于梦的学说,却忽视了弗洛伊德关于儿童的观点,所以,他们的那种类似符合梦境的画面实质是具有相当的人为因素的,而米罗的绘画则是联系了儿童与原始绘画,这或许不是巧合吧。联系弗洛伊德的这种理论以及米罗绘画中的形象,我们有理由认为,米罗这些具有儿童绘画特点的艺术,恰恰是对弗洛伊德观点深入理解所致,那种把他看做是有机的超现实主义的观点,实际是没有看到他更加深刻的一面。所以,把米罗看做是一个有童心的人,实质是对他思想的误解。他的绘画的背后隐藏的是对弗洛伊德梦的理论的深刻理解。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赏析 00048 被误解的艺术家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石 磊 2007-4-7 48256DEA008181F5482572B2003675C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