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与书法都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精粹。而二胡在民乐类器乐中是得到了充分发展的艺术,现在可以说是如日中天。而书法经过几千年特别是近20年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个相当辉煌的时期。但目前中国书法却处于形式五彩缤纷,探索层出不穷,理论莫衷一是,争论十分激烈,甚至泥沙俱下,众人不认识不适应,难于理解认同,且业内人士也处于彷徨、疑惑之中的境地。书法究竟要如何才能被大众接受、欣赏,而成为一种可以互相传颂、深刻感受认同的艺术呢?
我认为书法也应当向二胡等姐妹艺术学习借鉴,从而走向建立起一种更加科学、完善、合理的品评标准和艺术规范要求的路子。
书法的线条与二胡的音律,皆从心底流出,产生原理何其相似。二胡的表现,必须要在严格、正规、科学的基础训练后才能达到艺术表现的要求。而二胡技法从姿势到弓法、指法都有严格的要求,达不到要求,根本无法进入到二胡高水平的演奏当中去。故二胡的师承(或正确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你懈怠了、偷懒了,都不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现在二胡科班院校在全国星罗棋布。培养出了相当多优秀二胡应用型人才。二胡演奏讲究节奏、流畅、协调、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和风格、韵味、情感等,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听众打动听众。一般的乡人俚士或官员名士或哗众取宠之士,要想在二胡上浪得虚名是相当困难的。反观书法,却容易得多,国人谁不会写汉字,只要你能用毛笔写出汉字,就有人敢吹捧,以至书法成为一个最让国人和老百姓闹不明白的艺术,难怪著名学者邱振中教授曾说,书法门槛太低,差不多的人都能进去在那里捞取一点功名。这真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
如果书法也能像二胡那样,根据水平高低有不同的门槛约束,那才会更科学,更被社会认可和大众接受。当今书坛有些所谓的书家,一辈子只写一、二种字体,这肯定不能说是很高明的书法家。有些书家临帖都临不像,硬说是意临和追求个性;有些年轻人学书一两年作品就可以进入全国展,甚至获奖。以至有“著名”人士说,书法与年龄无关,与学书时间长短无关。仿佛书法是一种投机,是一种博弈。邱振中教授曾说“书法并非神秘,不像有人说的要数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功夫才能搞好。只要方法正确,全身心投入5至10年就可以达到一定水准”。我觉得这种说法是比较有科学根据的。
由于书法囿于门户之见,或水平悬殊,同一件作品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作品鉴赏的标准是相当模糊的。当然书法评判标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引起人们思想混乱的根源所在。
反观二胡的欣赏,大家的见地应当是比较同一的。初学看你的姿势、手形是否正确,拉出的音是否流畅,音阶是否准确,节奏是否平稳;中等水平者看你拉的音是否饱满、明亮、坚实、有力,对乐曲的表现是否到位。二胡的高级阶段应当是风格的形成,神韵的把握,情感的表现和乐曲内涵的表现升华等方面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真正懂二胡的人听人一拉弓就知道其水平的高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对二胡比赛的评判,专家的打分与观众的打分,大概不会相差太远,二胡透出的那种旋律、协调、神韵和风格等美的信息,绝大多数人是能够感觉得到并也是会被认可的。
同为姐妹艺术的书法,也应当像二胡艺术那样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认同。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鉴别标准,以辩别是非、良莠。事实上这方面的工作,书法界早已做了,如像二胡考级那样的书法考级等等。但为什么还是会出现那么多大家无法理解、不能认同、不能接受的书法现象呢?这与书法的审美标准,神秘性、表现性、风格多样差异、缺乏阳光操作等等都有关系。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像评判音乐那样的现场表演、现场评判书法的路子呢?我认为那是可行的。这可避免许多舞弊、暗箱操作等现象。由于书法投稿的隐蔽性,请枪手投稿的不会少,有些人不会写字也挂上中国书协会员的头衔,这是对书法的一种亵渎,是书法腐败的一种具体表现。
但书法也确实有其特殊性和神秘性,如果没有一定的书法专业基础,对一些确实是大家的有水平的字是欣赏不了的。如徐生翁的孩儿体,吴丈蜀、刘云泉等的字,一般人认为是涂鸦。不方、不整、不秀、不美,其实那是一种大巧若拙之美,是需要智慧和专业的眼光才能认识它的。对于这样的字,常人只要多看多接触多比较,多欣赏它,慢慢也会认识的,只不过需要一个过程而已。
如果能借鉴二胡的艺术成果来审视书法,来看曾经风靡一时的日本前卫书法,那是肯定不行的。没有结构,任情发挥,没有节奏和章法。这从二胡音乐上来审视就像是一盘散沙,无节奏。纵然你音色再好,功夫再深,乱拉,心猿意马没有具体的音乐形象和旋律,怎么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和欣赏的怡悦呢?日本的前卫书法已走到了穷途末路,这是必然的。
再看现在一些人的无节制的狂草书,不按一定的规矩,任笔为体,如果不看释文根本认不出他写的是什么(当然这是指懂草书的人而言),这与前卫书法又有多大区别呢?从二胡音乐艺术上来审视也是不行的。这个弊端就像二胡中的节奏不稳,含糊、混乱,音乐形象不明确,显然也是不行的。当然也不排除有成就的大书法家在继承的基础上适当变通和创新,这是任何艺术的发展所必须的。
又看现在的一些裁剪合成、拼凑的书法,从二胡音乐主体上来看不太可能出现这种现象的,但现在依靠电脑音乐合成技术却有这种音乐制作的可能。这是一种与时代并行的比较前卫的书法意识,也是一种探索。当然还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大家还可以看看,现在的一些特别夸张变形的流行书风,虽然在二胡音乐上也可以找到其影子,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所谓物极必反。适度变形、夸张是可以的。
其实艺术是相通的。不但书法的发展可借鉴二胡的艺术成果,反之二胡的发展也可借鉴书法的艺术成果。再以此类推,一切艺术的成果都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姐妹艺术的发展只有互相借鉴才能做到兼听则明,互相促进。当审视一门艺术的发展是否步入歧途,站在另一座艺术的高峰来看总比站在自己的山脚下来看看得更清楚。这也是常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书法艺术必须要像二胡艺术那样,要有一丝不苟的勤学苦练精神才能接近它;要有合符客观规律的科学的正规的方法才能走近它;要有良好的天赋和精神才能真正把握它;要有灵性和创造性的才华才能进入书法艺术的化境。 2006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