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3版:群艺
3  4  
PDF 版
· 画坛新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画坛新绿
——记青年画家杨春
□李荣光
  杨春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朋友。他秉性朴厚,作风扎实,是一位完全靠自己艰苦努力,有所成就的青年画家。由于他能对中国画传统艺术的追求持之以恒,近年来,他的艺术水平稳步上升。

  长期以来,杨春在基层对艺术虚心探求,刻苦求索,既当先生又当学生。坚持教学与创作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丰满自己而逐渐成熟。根据他近年来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影响以及有条不紊的组织能力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得到公众和同行们的认可,被选为铁岭市美协理事,兵山市美协主席并吸纳为辽宁美协会员,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

  画如其人。对艺术刻苦探求的杨春,其画作寓巧于拙,他在吸取传统精髓基础上,笔法、墨法、水法均能自成机杼。如屋漏痕的用笔,坦荡自然,率真不雕,并深得宿墨、苍浑、意韵之三昧,自成清雅朴厚之格。

  读了杨春的几幅近作,颇有感受。如宿墨《春、夏、秋、冬》四条屏:近乎符号化的墨彩凸现了四时特征,打造出了变化万千的独特的墨彩世界;《暖日》是描绘树丛中鸟雀,沐浴阳光的感受。画面点线构建,略施淡彩,生机盎然,清雅宜人,有融花鸟山水于一炉的视觉效应;《野趣》描绘芦苇遮映的白鹅,情态生动拟人,表达了画家对自然造化,对田园,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关于“点”的运用绘画史中均有迹可寻:如宋代米襄阳的米点山水,潘天寿的苍岩怪松上的苔点等。“点”在杨春作品中的运用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如《纳凉》中的荷叶,《丝雨》中的瓜叶,《赏菊》中的菊叶,就是用点的组合而构成,创造出轻松,含蓄,凝练的视觉效应。

  杨春在美院就读时,当然也曾系统学习过素描、色彩等西方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然而他选择的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大写意笔路,从他的作品中看不到囿于西方造型手段的痕迹,说明他已摆脱了简单的从外部塑造物象的阶段,而进入遗貌取神的层面。

  宿墨、涨墨、冲色,是杨春笔墨构成的重要因素,更结合得扎实、灵动,笔笔留得住的屋漏痕用笔和点线面的匠心运筹,以及形象和意象的结合,铸就了他艺术语言的鲜明个性,构成了他劲拙苍浑,意趣天成的水墨世界。

  1994年到2005年之间,他在各类大展中获得包括金、银、铜等诸多奖项;2006年夏应北京荣宝斋精品画廊之邀,成功地举办了“杨春画展”,引起了首都画界的重视和赞赏。杨春正值艺术创作的金色年华,他不靠家庭、社会背景烘托,全凭自身刻苦探研而成才。真诚望他再上一层楼,更穷万里目,向中国画艺术领域的深度、广度奋进不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群艺 00033 画坛新绿 □李荣光 2007-5-19 48256DEA008181F5482572C80019DA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