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这是70多年前的一个雨天,著名文学家郁达夫在楼外楼赋的诗。确实,西湖之美,除了山水之胜外,不能不说还凭借了历代名士佳人为西湖增添的人文景致。
坐落在西湖孤山南麓的百年老店楼外楼,从百年前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店成长为世人瞩目的餐饮名楼,就得益于文人雅士之“捧”。你想一想,楼外楼的菜,杭城其他饭店也能做,为什么大家选择楼外楼,这其中有楼外楼得西湖地利之因素,但重要的是楼外楼的人文因素。说白了,到楼外楼吃菜,吃的是个文化。如果我们说,楼外楼是楼以文兴,这应该一点也不为过的。西湖醋鱼、东坡肉、宋嫂鱼羹、叫化童鸡、龙井虾仁等名菜,孙中山、周恩来、吴昌硕、鲁迅、郁达夫、马叙伦、竺可桢、梅兰芳、盖叫天、唐云、梁实秋等名人,名菜、名人共同演绎了楼外楼不朽的传奇。
正是认识到文化效应在楼外楼发展中的巨大创造力和推动力,近年来,楼外楼一方面整理楼外楼的历史文化,推出《杭州楼外楼名菜谱》、《楼外楼珍藏名家书画选集》、《名人笔下的楼外楼》等书籍;另一方面,又邀请当代政要名流、文人墨客登楼把盏,泼墨挥毫,为楼外楼“文化创牌”再续“活水”。
近日,楼外楼沈关忠总经理与上海长风堂主人徐建融一起组织了一次春天的雅集。唐逸览、程多多、王克文、乐震文、陆伟等一行数人,从上海来到杭州,采风休闲。4月的西湖,远山含黛,春水扬波,烟柳下游人如织。徐建融等也融入这欢声笑语的游人当中,或泛舟西湖,或柳浪闻莺,或问茶龙井,或探奇访幽……
在采风游览之余,艺术家们还泼墨挥毫,笔会雅集。其中他们为楼外楼合作的一幅《三友图》,看似寻常,却又很不寻常。徐建融先生在题跋中写出了这个不寻常。其跋道:“杭州楼外楼一百六十周年,唐逸览画松石,以其二代与名楼友谊;程多多画梅,以其三世与名楼友谊;余添竹,以与名楼今之关忠总经理之友谊;固合成此《三友图》为贺。丁亥春月并记于湖上。”
唐逸览,唐云先生公子。唐云先生是杭州人,他虽供职上海,但杭州常来常往。1981年,72岁的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唐云,冒着暑热,专程来杭,为楼外楼创作了丈二巨幅《松鹤图》。唐云创作《松鹤图》,用意是一语双关,他说:“楼外楼是孤山放鹤亭的西邻,我画一棵苍松,一只白鹤,一朵灵芝,既是纪念林和靖‘神清骨冷无尘俗’的品德,也有庆贺百年老店步步高之意。”此次,唐逸览再画松石,又与楼外楼续缘。
程多多是程十发先生公子。程多多母亲是杭州人,小时候,他经常来杭州外婆家玩,对杭州熟悉得很,他们家与楼外楼更有着三代情谊。“楼外楼”门口的匾额是程多多舅公张坚所书。早先“楼外楼”匾额是俞樾所手,但后来不见了。在西泠印社丁辅之的推荐下,青年书法爱好者张坚为楼外楼写了匾额。张坚巧妙地将前后两个“楼”字,写成笔法简架各不相同,中间的“外”字直下一笔向右微外挑,使其与两边的“楼”字交相呼应。据说,当年吴昌硕看到这个匾额后,给予很高评价。虽然后来,楼外楼匾额不乏名家题写,但端挂在楼外楼大门之上的却依然是这个匾额。程多多的父亲程十发,作为杭州的女婿,也数度为楼外楼作画。今加上程多多与楼外楼的翰墨缘,可谓一家三代与楼外楼结缘。
至于徐建融,虽然与楼外楼结缘时间不长,但却组织了此次别有意味的雅集,为楼外楼再添佳话,其功最大。
前人有言:“未能抛却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这个“湖”之所以让人流连忘返,不正是得益于文人雅士为西湖作形象代言,以诗文书画为西湖宣传吗?此次雅集,又是一次文人“捧”楼外楼的实例。作为后学,我有幸见证了这一有意义的活动,故不揣浅陋,为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