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西泠·中国印”大型系列活动火爆出台。应该说,若以活动方案的文字表述看,这是国内综合性篆刻活动策划最全面。最深入、最广泛的顶级展示。但围绕其中的“海选”西泠印社社员一事,则不管西泠印社内部或民间立场,均有云泥之别。西泠印社需不需要“海选”社员;需不需要一次性“海选”15名社员之多?“海选”会带来哪些正负影响?怎样保证“海选”的透明度公正性?……记者应邀电话采访了集本次“海选”活动组织、评审、执行大权于一身的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先生。采访是坦诚布公的。而且,对“百年西泠·中国印”大型系列活动,笔者也将继续热切关注。
——记者手记
记者:“中国印”作为非常中国,而且又是非常专业的艺术品种,除了“海选”的形式之外,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被西泠印社的这次活动所借用?
陈振濂:关于“海选”西泠印社社员的事,外界有各种各样的议论。采用怎样的形式,不宜有统一的规定,关键是如何用好的问题。“海选”是非常亲民的方式。对印学篆刻研究有成的会更加亲近它;对印学篆刻模糊外行的会逐渐了解它。只要用得不俗气,任何方式未必不可以尝试。
记者:“百年西泠·中国印”大型篆刻“海选”活动方案提示,本次“海选”是“一次高规格、大规模、国际性的艺术普及活动”,这与它最终要选拔出代表印学团体最高专家成员级的西泠印社社员不是存在矛盾?如何解释“普及”二字?
陈振濂:普及的第一性是最大程度的覆盖面与发动面。既来参加“海选”,都是些会刻印的人,过五关斩六将淘汰后才剩下极好的精英人才。为了保证精英人才不被遗漏,需要扩大普及面。也即是覆盖面与发动面的全面提升,以便出类拔萃的高端人才浮出水面。对“海选”不理解的根源在于不明白“海选”的动机。我们是要借中国印的概念让天南地北的人,人人知道中国印。奥运会的能量西泠印社无法达到。西泠印社却不可就此孤芳自赏,把自己隔离在社会大众外面。
记者:今年“海选”活动在娱乐界的不景气,会不会影响西泠印社“海选”社员?“海选”出来的“超(级社)员”处于西泠印社社员水准的哪个层次?
陈振濂:确定参与评选的专家是一流的专家。看一下活动方案的名单,像童衍方、刘一闻、余正他们的眼光不可能停留在“超男”水准,所以他们的品味不可能定得很低。我们走的是专家路线,而不是娱乐、生意路线。何况,我们是第一次做,不是年年做,是“厚积薄发”。
记者:“人文奥运”西泠印社社员篆刻百印创作活动的对象,应该以搞篆刻为强项的社员为主,在分配名额的过程中,它会出现照顾地区平衡的现象吗?名单怎样,谁定?
陈振濂:这是“海选”附带的另一个活动。当然是要以水准高低为主,而且是以搞篆刻为主的社员为主,力求没有遗珠之憾。除了西泠印社专家工作组拟定名单之外,最后还要由社委会审查同意。希望今后有一个固定的法制决策来加以规范。
记者:西泠印社以前的评选活动缺乏透明度,本次“海选”社员会有所改进?
陈振濂:(略一迟疑)缺乏透明度?西泠印社的评审再透明不过了。你不要以一个预设的否定的提问否定它。怎么才叫透明度?评委的组成,包括外地评委的组成摆在那里,不会乱来。预选赛的评选,将是各地(全国10个分赛区)评委交叉轮换。由总决赛整体把关,由专家集体裁定。我自己全部退出参评。
记者:我没问你个人是否参评,我希望你是以西泠印社的名义回答提问。另,为什么要请中国书协作艺术指导单位?
陈振濂:中国文联的意见,因为她是我们的特别指导单位。西泠印社的“海选”需要中国书协出面支持,但“海选”不纳入中国书协的展览体系。具体方面不介入不干预,也不以中国书协的评选模型作标杆。它(中国书协)请媒体参与评审监督,西泠印社不必效法。请了你们记者,有时候会发表许多批评的声音,不利于和谐评审。
记者:请你也不要以预设的否定来批评媒体记者极其微弱的客观报道。回归正题:文艺界的“海选”活动,通常都是由媒体做主办单位的。西泠印社将如何保证它的宣传效应?它的“海选”可否称之谓“借鸡生蛋”?
陈振濂:媒体做有媒体做的好处。但一家媒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不代表一定做好。而我们的“海选”则集中一切篆刻力量,与各种媒体同等距离。借助媒体的介入把很多不懂篆刻的人吸引过来,但不能说是“借鸡生蛋”。媒体对中国印的宣传没有坏处。
记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