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市场在调整期中一步步走入市场的“冰点”期。从总量上来说,中国画市场的投资在股市及房市的挤压下进入的资本迅速下降,由此中国画市场投资的风险也在一步步加大。在高风险形势的压迫下,投机与炒作成为了一种硬成本而无法消化。在这种态势下,投机与炒作会悄悄地一步一步地被挤出,中国画市场的本来面目得以复原,并且会比真实的情况更加缩水,市场价值信心的恢复进一步得到增强。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投资会逐步走出风险期。
说投资会逐步走出风险期,有三个原因:
一是指投资的风险因素在撤离。
先前,人们对中国画投资产生了很多误区,认为投资中国画见效快,而且只要是名家的真迹就一定会升值。实际上,每位书画家都是先有画,而后成名的。他们的作品都有一个临摹、探索、研究、成熟的过程。即使在成名之后,他们仍然会有些应酬、败笔之作。所以,不见得是名人的真迹就一定有升值潜力。还有,认为投资书画见效快纯粹是抱着“一夜暴富”的观念,很多作品的快速涨价其实是不合理的。带着这种投资误区,一些缺乏行业判断的短视的投资者便投入大量资金,动辄投资几千万元,出手频频,成为中国画市场上的逐利者;有些拍卖会更是蓄意“爆炒”画价。非理性的繁荣为市场的混乱推波助澜,中国画市场出现了“火、爆、热、燥”的局面。在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后,投资者非但没有获利反而遭受损失,自信心极大受挫。在受到多次误导后,投资者的投资观念渐渐趋于理性,精品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不再盲目跟进、追风,而是踏踏实实地研究、研判作品,分析市场利弊,甄别真伪,有的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种投资态度的转变使得风险因素逐渐撤离。
二是指画家与市场共赢的价值意识在确立。
经过中国画市场推广、发展的不断考量,画家对艺术及市场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画家不再片面地去看待市场,也不再将艺术及市场有意地对立起来。画家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作为艺术品的创作者和中国画市场的核心要素,他们应踏踏实实地搞研究,不断创新。他们也开始明白,艺术市场更多的是充当了一个对中国画艺术遴选、评判的角色,中国画的市场价值要服从于其艺术价值。更多的时候,画家也在很理想地宣传、推广艺术主张,尽量把自己的艺术理念及可能具有的学术定位介绍给藏家及社会大众层面,在普及之中达到市场推广的目的。同时,画家们也感到,中国画的艺术价值重在强调个性、开拓创新,也要具备市场理念和知识,以作品赢得市场,在市场中赢得主动,要用真正的艺术感染人、用艺术的力量鼓舞人,使中国画市场朝良性方向发展。画家更清楚,他们本人及作品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品牌。这种品牌的树立,是与艺术探索并重的生命线。与此同时,中国画市场也需要通过一定的规则和制度,有效、透明、有序地将画家和作品信息传播出去。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共赢不仅仅是妥协,还是一个长久的战略。
三是指中国画市场投资会产生新的市场拐点。
长期以来,中国画主要是以收藏、鉴赏、学习交流为主要目的。近年来,经济的繁荣、大量资金的介入使这种目的向投资方向转变。从目前来看,大企业、大基金、集团、文化机构等的资金进入,会改变中国画市场的状况。企业资金转入到中国画市场,会极大地促进这个市场发展,它预示着中国画投资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企业已经不再是个人化的利益体现和代表,而是有实力的集团、投资公司、金融公司、银行、基金等机构利益的驱使和需求。这种市场投资结构的变化,使人们看到企业资金转向中国画乃至艺术品投资之后,艺术市场的重新洗牌和新的市场格局的生成。从长远来看,金融机构(大银行、大保险、大基金)与国外资金的进入,是未来中国画市场上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会迅速、有效地制造中国画市场的新的增长拐点。
真正的收藏家和投资者,是在人们满眼是消退现象的时候,用另一种视角、在合适的时间点,也会欣赏到满园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