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44版:群艺
3  4  
PDF 版
· 书为心画
· 《绝壁有路出太行》创作浅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绝壁有路出太行》创作浅谈
□胡粤海
  太行山是我崇敬的一座山,她的沧桑历史和厚重的现实在我心中如同一座丰碑,使我心驰神往。2001年夏秋之交,我去了一趟太原,返回途中特意到我想往已久的太行山深处锡崖沟写生。车行山间,时而仰望绝壁凌空,时而俯视深谷万丈。太行的雄伟、险绝使我这个初次走进大山的人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从没走过这样的山路,我的心弦一直绷得紧紧的。特别是行进在挂壁路间(在垂直的绝壁上凿出的路),更是惊魂动魄。太行山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由此我萌发了创作以太行山路为题材的山水画。

  一开始,我用传统方法构图、描绘,却怎么也画不出我对太行山的感受,只得就此作罢。但此后,我每年坚持一次去太行山写生、感悟,希望能得到启迪。通过几年的写生采风,我对晋东南和豫北一带的太行山有了较深的认识。太行山路是太行山人精神的物化,是一曲人定胜天的赞歌。特别是锡崖沟村、郭亮村的山民祖祖辈辈吃尽了没路的苦头,为了改变村民命运,村党支部率领群众向大山宣战,经过30年艰苦奋斗,做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盘山公路。这种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的灵魂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

  太行山,在抗日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起太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团结,不怕牺牲、英勇杀敌,打得日寇魂飞胆丧,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这里的人们不畏艰苦,不怕困难,用愚公移山精神开山凿路,挖沟筑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红旗渠已成为当代太行山人的精神象征。

  太行山人的刚烈强悍,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百折不挠的精神,就像太行山石一样傲然屹立,深深地感染了我,经过深入思考,几经摸索,终于绘就了《绝壁有路出太行》一图。我采用满构图,截取悬崖峭壁一段的特写镜头来表现,一则打破传统构图,让画面充满张力,有新鲜感;二则可以突出主题,让挂壁路醒目;再则让人有想象余地。在具体的描绘过程中,以实写为主,以表现太行山石的坚硬,从侧面表达太行人开山凿路的艰辛,并尽量压缩空间感。让沧桑岩石折射出历史的厚重。为了使山石纹理更趋自然生动,我采用擦墨擦色处理,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绝壁有路出太行》的创作过程,使我体会到了太行山人精神的可贵,这种精神将激励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虽然绘画创作之途长路漫漫,要达到一定的成就困难重重,但只要有这种太行精神激励,就一定能够成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群艺 00044 《绝壁有路出太行》创作浅谈 □胡粤海 2007-5-26 48256DEA008181F5482572DD0031A68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