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我初识杨士明,即为他的作品所吸引。那时,他朝夕染翰,画得最多的是山水花鸟,并已十分注意传统技法的继承。我最喜欢观看他的对景写生,一花一石,顾盼有情。
从青少年时代起,士明即常为创作痛苦所困:随着绘画技法的日趋熟练,渴望表现自我的创造欲上升为主导意识,他需要一种自信而新颖的表现观念。求索的结果总是不尽人意。感情世界的纵情恣游,强烈骚动的灵感转移,一度导致了作品的佯狂和意识的佯谬。这对士明是—段充满磨难的经历。
艺术家的使命就在摒除重复与伪作。创造需要一种心理氛围,处在创作激情中的士明常常万机皆忘,万念皆空,心中只有艺术和自己的心灵感应。也许只有这些,才能真正洞悉灵魂的幽微,并把生命的本原信息传达到精神的峰巅。
士明在传统的山道上趔趄,在创造的海滩上跋涉。欢乐中生出痛苦,痛苦中迎来欢乐。儒雅家风熏陶了他全方位的文化意识,坎坷经历赋予了他自强不息的品格。
在画熟了梅兰竹菊,也悟彻了风花雪月之后,一个渴望与自然美永恒同在的灵魂,一变而为冷峻与深沉。他弃伪饰,去矫情,以坦诚的赤子之心拥抱着大自然。他的画开始摆脱自然主义的模山范水。旺盛的主体意识,恣肆的文化才情,使他的山水画,意气纵横,花鸟画风神洒脱。
士明在太行山写生,栉风沐雨,在长白山写生,浴雪寒风,豪情天放,所获颇丰。他以积墨法作《千秋铁臂》、《雪国天籁图》、《长白山梵境》、《北国皎月明寒林雪放歌》等宏大作品,于苍森幽邃中见生机盎然,于万千气象中见清灵洒脱,将大山的奇险壮丽收入笔底。在这里,画幅所表现的已不再是事物的原始形态,而是作者自己主体精神的物化——他挥笔写下了山川,也在述说自己的心灵!
大凡画家笔下的桂林山水,总不离—个“秀”字。士明却能独具慧眼,见他人所未见,窥得江南风物的别一种面貌。《寒江白练》、《漓水放歌》、《烟雨漓江》等作品皆以山水入画,—动—静,分别绘出了漓江的烟雨苍茫和桂林大地的整体风貌。《江南吟》则表现了自然风景之外的现实生活。这些寻常巷陌,竹径柴扉,山形水影,旷野田畴,看似平淡无奇,甚至有嫌粗陋丑拙,其实是更厚实更深沉地表现了对象的精神气质。
近年来,士明又沉迷于音乐、哲学和美学的熏陶之中。老庄的朴素辩证思想使他对“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渐有所悟;刘勰的古典美学使他对绘画意境与格调的认识得到拓深;从交响乐的旋律中,他又为自己的作品找到了韵致和节奏。“画,画到一定的高度,是画修养。”士明在汲取了丰厚的文化营养后如是说。
士明现为中国美协会员、齐齐哈尔市政协仓西画院院长。他的作品以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不断更新的审美理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欣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