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时空水墨画”这一凝聚着毕生的艺术理想和人生体验而重新梳理构建的艺术新样式,终于初具雏形,可以面世了。它透过与众不同的审美视角,提炼全新的笔墨语言,力求充分体现宇宙时空大运动、大节奏、大交响的宏观整体之美。
作为表现大自然风光的中国山水画,经过千百年来一代代画家的不断努力探索,已经达到了非常精深成熟的高度。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发展模式。传统山水画以表现大地上的山川江河、树木土石等景物为主。通常是画山就是山,画水就是水,将这些具体可视景象,作为画面的主要内容。而把天上的“云彩”在画面上留出空白,让人们去想象。或者是画山为主、画云为辅,把云作为山水的陪衬来处理。题材内容上大多表现一种小桥、流水、人家,可游、可居,宁静、空灵的静态美的艺术情调。
而纵观艺术史,中华艺术的源头,大都是以大气雄浑为审美追求。“目极万里、心游大荒”的崇高力量美,是艺术的生命精神,也是民族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现当代许多画家也已走在回归艺术本原的道路上,创作出了一大批表现祖国壮丽河山、气象博大的作品。
“时空水墨画”重新回到大自然,从艺术创作的源头开始,与传统山水画拉开距离,打开了一条通往更广阔的宇宙结构的创作道路。它从传统山水画中,比较难以表现、且被淡化了的表现元素——“云”上,寻找突破口。为此,我于1991年至2000年立足黄山之巅的西海、北海达九年之久。深入观察、体悟大自然中神奇莫测、千变万化的云雾,提炼不同的笔墨技法,把云作为画面的主体,创造了“云法造境”这一创作新样式:把山川、大地上的景物按云的走势、气势来造型,并对云雾,这美的形象加以提升、强化,来烘托画面的意境,达到物象人性化的境地。“云法造境”作品,表现的不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关注的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它超越现实时空的物理规律,以主观想象的时空观念为视觉形象的寄托,把天空、地面、山岳、河海看成是自然界的一个整体。力求表现似山、似云、似海三位一体的大自然宏观整体感受,达到一种“云与山共舞、山与海同韵”的运动美的艺术效果。
以“云法造境”构建的“时空水墨画”,力求体现宇宙时空的大律动、大节奏的气势。它在有限的画面空间中,展示出无尽的时间变幻,使人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一种远古、一种浩空无垠、夜宇茫茫……仿佛在浮动的无极太空,俯瞰地球的浩瀚山川。是山?是海?是云?这一切只能用“时空”二字来概括。“时空水墨画”与传统山水画的固有欣赏习惯有所不同。它通过联想、想象,把欣赏者带入更加神往的广阔空间;深入内部,寻找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美;一种洪荒、宏阔、雄浑、神秘、崇高的宇宙时空运行交替的节奏美、整体美。从而构建、拓展与时代精神相和谐的中国绘画新样式、新境界。
传统是什么?是一种文化积累,是一代代人创造的积累。经过历史的沉淀,新的创造也许将来会成为新的传统。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更不应该有禁区,艺术就是“创造”和“突破”。只有不断地创新充实,才是继承传统、发扬传统。艺术不光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品,更是开启大智慧、陶铸真性灵的创造物。艺术不是集体思维模式的感性形式,乃是一个有创造力的生命个体,在某个时空中发出的独特的声音。艺术家最高的目标在于表现他对宇宙人生的感应,发掘最动人的情趣,构建独具个性的意象世界。
艺术无涯,人生有限。我这一辈子就想做一件事:以“云法造境”构建“时空水墨画”。这是我一生的奋斗目标。我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以不同的题材内容,施以笔墨,以与古人、也与今人所不同的艺术模式,从事艺术实践,以证明中国绘画的表现空间还没有穷尽,仍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努力开拓!
2007年2月20日于云法造境创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