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月7日浙江《今日早报》消息 记者 林梢青 摄影 程瑞鑫 平日一直不愠不火的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篮球馆,终于等到了它最沸腾的时刻——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冬龄教授现场创作的巨幅狂草《老子》五千言,将于今天在这里完成。昨天,伴随着37℃高温,王冬龄教授挥动着手腕粗的斗笔,在雪白的八尺宣纸中“狂舞”了整整一天。
纸墨在狂草中魅力无穷
上午9点,空旷的篮球馆,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灰黑色的镂空窗帘齐刷刷垂落,日光灯又齐刷刷亮起,把地板上的十几张八尺宣纸映衬得更加雪白。几百个人静静地等待着,像在等待着一场即将拉开帷幕的演出。
王冬龄就是这场演出的主角。3年前,他在几步之遥的专家楼完成了长12.5米、高7.5米的巨幅狂草《逍遥游》,这一次,他的目标再一次让人惊叹:《老子》五千言,长37.5米、高5米。
为了这场完美的演出,书法家精心设计了每个细节——为了防止书写开叉,他准备了7支斗笔;而那桶乌黑发亮的墨汁,是4位研究生和两台磨墨机一起工作28小时的成果;宣纸下吸墨的毛毡数量已经记不得了,但每块之间都平整地粘着蹭亮的透明胶;甚至连书法家的穿着也细致到每一处,挺括的橙色衬衣、米色休闲裤,还有一条颇显年轻的咖啡色皮带,因为要踩在宣纸上书写,他还特意穿了一双雪白的新袜子,白到晃眼。
安静,静到能听见空气的心跳声。学生王加林穿一袭传统中式长裙,双膝跪地,低着头用镇纸和双手温柔地将宣纸抚平。另一侧,弟子鲁大东系着围裙,弓着腰,恭恭敬敬地用双手把盛着墨汁的脸盆举到胸口。王冬龄右手拈起斗笔,左手举一叠纸巾,深吸一口气,定神,弯腰,墨汁掠过纸巾再到宣纸,紧接着的是毛笔在宣纸上跳舞的声音……“好!好!”精彩处,王冬龄神采飞扬,挥舞到墨汁几乎枯竭,人群中爆发出阵阵如戏曲票友般的叫好声。20分钟后, 前一部分300多字一气呵成,每一字都有2尺大。
年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从9点到17点30分,原计划分4天完成的五千言昨天完成了大部分。鲁大东的汗衫湿透了,王加林的膝盖蹭得红通通的。王冬龄潇洒地回答说:“还好。”不过,看得出来,这样的创作对62岁的他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挑战。“气度、体力、功力、现场创作能力,都是挑战。最关键是要运气,有点辛苦。”王冬龄说。
如果书法也有吉尼斯纪录,王冬龄一定会是那个霸主。这些年来,他不断挑战书法的极限,在纸墨中挥洒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临池。这一次的创作,是为了今年年底即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其个人第3次书法展。前两次展览分别在1987年和1994年。美术馆的展览空间和视觉要求,催生了这一次书法史上最大的狂草创作。王冬龄说:“《老子》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书之一,希望这次创作能说明传统的艺术可以贴近现代生活。”而我们可以想见的是,每个进入展厅的观众,一定会被这五千浩瀚狂草吞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