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视点
3  4  
PDF 版
· 设计大展·想象世博
· 中国文化节暨书画展在保开幕
· “水墨聚焦”探索当代水墨画发展方向
· 南京:黄贤安王林诗画展受关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设计大展·想象世博
——访2007上海美术大展设计艺术展策展人朱国荣
□王凯 张书彬
  编者按:近日,包括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在内的几家院校传真联系2007上海美术大展组委会,要求参与本次以设计艺术创作为主题的上海美术大展,此外,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等专业设计院校也纷纷向组委会发函汇报了本院校师生对此次设计艺术展的热情及准备情况。

  两年一届的上海美术大展是上海美术活动展览的第一平台,从2000年开始,上海美术大展原计划是两年一次综合艺术展,两年一次艺术设计展。2007上海美术大展是继2003年“家——从传统到现代”艺术设计展之后,又一次艺术设计的盛会。本报就此次2007上海美术大展的相关筹备及征稿情况,采访了上海美协副主席、秘书长、设计艺术展组委会艺术委员会委员、策展人朱国荣。

  记者:新一届上海美术大展的策展思路是怎样的?

  朱国荣(以下简称朱):早在2001年的时候,上海美术家协会计划筹备一个两年一次的综合性展览,这是上海美术大展最初形成端倪。在之后几年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又研究决定将展览内容控制为一届为综合性展览,一届为艺术设计展。按照这个原定计划,2007年的上海美术大展展览内容将围绕设计展开。

  将设计纳入上海美术大展的主题是符合上海地区设计发展趋势的决定。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中,设计元素随处可见,这不仅体现在当下的院校对设计人才的培养,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与设计相关的元素更是随处可见。这次世博会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很好地体现了设计的日常功能。

  同时,我们也还有另一方面的考虑,就是有着一定历史的上海设计。改革开放前,上海的设计可以说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当时的上海产品不管在质量上还是理念上都引一时潮流,人们生活中流行的是“上海造”。后来,随着广东、深圳等地区设计业的兴起,上海设计开始出现低落的情况。而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上海设计业的复苏和再次崛起,这也坚定了我们将设计展览举办下去的决心。

  记者:本次上海美术大展将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确定“世博想象”为本届设计艺术展的主题。展览组委会怎样定义这次“世博想象”2007上海美术大展·设计艺术展?

  朱: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将项目分别委托给单位或个人。世博会结束是在2010年,而本次上海美术大展展览时间是在今年的12月24日至2008年1月10日,在时间的安排上是不可能紧密结合的。所以,本次上海美术大展不会单纯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一个子项目。大展相对自由的筹划运作空间,我们可以按照拟定的思路去做。

  在2010年举办的世博会的典型意义就是将上海推向世界,让外界认识上海的方方面面。今年是上海全面筹备世博会的一年,整个上海都在为成功举办世博会而努力。组委会最初的希望也是想通过上海世博会这扇窗推进上海的设计业的发展。但还是注重上海美术大展本身的意义。

  记者:请您讲一下展览的具体情况。

  朱:本届展览的举办处于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大背景下,组委会的展览意图明确了以人文的角度思考未来城市的建设、生活等方面,设计崭新的艺术和城市的关系、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创造一个更适合都市人生存,并且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本次设计艺术展定于2007年12月24日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届时整个上海美术馆展厅将全部用于此次的美术大展。展览预计将展出设计作品250件—300件,主要参展者是来自高等艺术院校设计专业的师生。按照对展览作品的相关规定,展览将在设计思路、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验,并以此方式来参与和影响世博会的项目设计。预计作品将是虚实共存的,即散发性地表达对未来城市艺术的设计作品与对世博会的具体项目进行的设计作品。

  记者:这次的展览和2003年举行的“家——从传统到现代”上海美术大展有什么区别?

  朱:2007上海美术大展是在2010上海世博会的大背景下开展的。从设计本身出发,设计性的展览要比纯艺性的展览来的实际,而这次为了贴近世博,包括创作观念、设计范围、设计意图等方面,我们都对提交以及将来入选的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展品的原创性,提供每位参展者每个展品5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的单独空间来展示,提倡展示与观众的互动。同时,此次上海美术大展将评选出20件优秀作品。与2003年的“家——从传统到现代”相比较,本次展览的特色可以集中概括为“特殊背景下的丰富性”。

  记者:在大展章程中,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世博空间”、“世博未来”、“世博展示”。“空间”、“未来”、“展示”是怎么来界定的?

  朱:展览是今年初开始筹备,我们成立了一个策展组,一共有6个人,主要负责对具体的方案进行讨论。起初只是这个策展组内部讨论,在第一次对外通气会后,我们也积极征求了一些重要院校的意见。每个院校都很有干劲,南京艺术学院组织了五六十名研究生来攻这个课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也将具体参展课题安排到了师生中间。世博空间的创作内容针对世博园区内的地标、广场、城雕、景观、公共建筑、电话亭、报亭、纪念品销售亭、流动售货亭、售货车等;世博未来则要求参展者以前瞻性的思考和充满想象力的艺术表现来展示城市未来的生活方式,如未来城市的交通、住宅、生活设施等;世博展示的创作内容是城市文明艺术馆作品展示设计,及海报、票证、说明书、纪念品、礼品。其中前两个部分的作品形式为实物或模型、图示、多媒体。世博未来则在前面两者的基础上增加了平面设计形式的作品。

  在几个环节中,我们更注重“世博未来”,希望通过这次设计艺术展能给世博会的后期带来一些影响。从更大的方面讲,我们的展览目的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也与2010年的世博会遥相呼应。艺术创作是发散性的,可以为世博项目提供思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05 设计大展·想象世博 □王凯 张书彬 2007-7-14 美术报000052007-07-1400012;美术报000052007-07-14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