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 晴
上午10点,先期到达的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朱凡处长、“蒲公英”课题组湘西老师、中央美术学院的志愿者一行10余人挤上了由凯里发往镇远的大巴,我们的目的地不是镇远,是位于镇远与凯里之间的苗族聚居地——施洞。刚看到清水江,我的思绪就沿江逆流,构想着有着最古老情人节——姊妹节的施洞的模样。
施洞远非我想象中的那样,一条公路从镇中穿过,两边的商铺民居依路伴江而建,钢筋水泥的小楼与木结构的民居相间,是一个从街头走到街尾不过十来分钟的普通小镇。
施洞小学的老师学生们已经等候多时,在施洞小学的教室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美术作品,有刺绣、剪纸、泥塑等,刺绣作品尤为引人眼目,虽然孩子们的作品还很幼稚,但一针一线之间散发着苗家人的情怀。在介绍施洞小学美术教育时,校长陈亮很感慨,以前的美术课由于缺少上美术课必要的材料和专业教师,几乎是废置的。2005年,施洞小学依据丰富的当地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开始尝试着将施洞苗家人自己的传统艺术引进课堂,这才使这个乡村小镇的美术课真正地变成播美的课堂。
从施洞小学走出来,我逛悠在鹅卵石的小路上,苗家的小木楼在多年的风雨中显得有些沧桑,地上凌乱的木板、瓦片与散发着清香的牛粪混在一起。小镇好多户家庭挂有“一家一技人家”的牌子。施洞的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银饰工艺精湛,刺绣更是苗族女子的必须“功课”,过去苗家女子几乎个个都善刺绣,但现在仍操守的多数是老人,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去务工,镇上已看不到多少年轻人的身影了。
晚上一阵小雨之后的小镇无比的清新,坐在路边躺椅上可以亲切地感受苗家的安逸。就这样,我与谢丽芳老师从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聊到城市的美术教育,一直坐到深夜。
7月13日 小雨
虽然错过了“独木龙舟节”,但我们正赶上“吃龙肉”。热情的苗家请我们一起“吃龙肉”,二十余位课题组的老师被热情的苗家人三三两两地请走。我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志愿者做客塘坝村的张国祥家,四张小桌并在一起才放下好客的苗家丰盛的菜肴,主人一遍一遍地唱歌、敬酒、夹菜。酒过三巡之后,“宁可少吃一顿饭,也不能没有歌相伴”的苗家人的歌越唱越长,话声越说越大,虽听不懂他们彼此唱什么说什么,但我感到他们的情感和着香甜的米酒醇香地交融,一位脸色已红润长者生怕我见外这场面,走到跟前说“别介意,我们苗家就这样,喝酒,唱歌,把心里话都唱出来,说出来。”
施洞是普通的小镇,她的美丽正是这苗家人的热情、豪爽、纯朴。
辞别施洞,我们搭上赶往西江的车。到达西江千户苗寨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群山环抱的吊脚楼群依山而建,层层相叠,鳞次栉比,在夕阳下一片金黄。
7月13日 晴
我这个平时爱睡回笼觉的人,也实在禁不住千户苗寨的清晨诱惑,天刚亮,就爬了起来。此时苗寨还没完全醒来,吊脚楼群在清晨的雾气中还很羞涩,我沿着石板小路,走到半山腰,远处的梯田在似开未开的云丛下显得格外清丽。不久,早起的寨民踏着露水从田里担着草回来,吊脚楼前多了梳洗的姑娘与睡意朦胧的小男孩。我在一户苗家门口的台阶上坐下,拿出速写本,享受这苗家的清晨。
早饭后,西江民族小学唐守和副校长领着我们参观了整个苗寨,风趣地介绍当地的历史、人文、风俗。千户苗寨地处高山,平地少,“八山一水一分田”,耕作技术落后,粮食仅够维持最低的生存所需,没有现代概念的商品生产和工矿,只有简单的易货贸易和简单的商品交流,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然经济状态。我走了几户人家,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具之外,几乎没有见到什么像样的家当。
这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西江苗族人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古道热肠。族中男女老少个个能歌善舞,铜鼓舞、木鼓舞、板凳舞、芦笙舞,是有名的“歌舞海洋”和“芦笙故乡”, “游方”、“飞歌”、“吃新”、“斗牛”等习俗,洗涤着西江人,也迷醉了每位过到西江的人。
7月14日 晴
下午1:30,“西江千名文化传承人民间技艺展演”在芦笙场举行,一千多名民间文化能手参加这场特殊的比赛。打花带的、做刺绣的、削陀螺的、编竹篮的、包粽粑的、打草鞋的、制银饰的、织布的……既有白发苍苍的婆婆,也有十来岁的小姑娘;有脑门发亮的老爷爷,也有七八岁的小玩童。老人们一边忙着自己手中的活计,一边鼓励身边的孙子、孙女,孩子们熟练的动作让我们真切地看到民族文化的延续。你攀我比,传统技艺争奇斗艳。没有开幕、闭幕式,也没有奖品、奖杯,就这样在西江上演了一场艺术的圣宴。
7月15日 小雨
感受了多日苗家文化的课题组老师,就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与文化传承在西江民族小学进行交流。与会专家教师们认为,保护民族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而是呵护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灵魂。儿童民间美术的学习、传承、发展不是塑造新一代的民间艺人,而是培养另一代极具民族气质和情感的人才。由于城镇差异,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不一,以前民族地区的美术教学几乎是一种摆设,从领导到教师确实都不知道如何上美术课,一是在偏远的贫困地区配备统编教材内容相对于工具材料上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二是多数学校也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此次参加课题组培训的老师大多数也是语文、数学老师。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民族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正逐步走向萧条、衰退和消亡,我感受到了今天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的重担,他们既要承担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责任,又要成为民间文化的研究者、保护者。多日的相处更使我感受到这群普通教育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把根留住,才会使生命之树长青;守住精神家园,才会使精神之柱不倒!”
7月17日
从西江出发至黎平暂住一宿,经岜沙、肇兴,到岩洞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了。
7月18日 阵雨
岩洞是侗族集居地,也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我不谙音乐,对侗族大歌的了解也就是去年看到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组的比赛。
早上,盛装的孩子到侗人家园来迎接我们。在岩洞小学,在我忙着拍照毫无心理准备之下,天籁之音迎面扑来,我呆呆地怔在原地,这就是侗族大歌!出自刚刚牵着我们手过来的孩子之口,在无指挥、无伴奏中孩子们稚嫩声音诉说着难以名状的真情。胸腔顿时萌生一种无名的冲动,直升咽喉,这是我平生听到最美声音!
“饭养身,歌养心”,歌唱侗族人是生命的一部分。晚饭时,两位年轻的岩洞老师端上香甜的米酒唱起大歌,不知是醇香的米酒还是这深情的歌声的诱惑,在米酒与歌声中我不能自抑。
深夜,在米酒的香甜中我模模糊糊在侗人家园小亭的栏杆上睡着了,隐约中听到寨里断断续续飘来的歌声。
7月19日 阵雨
中午,我们搭上了回程的客车,车上的VCD里正飘来阿幼朵甜甜的《醉苗乡》。我从汽车的窗口探出头,回头看着车后渐远而相处多日的老师、孩子,我想,我是醉了!醉在这侗寨,醉在这苗乡,醉在浓浓的乡情,醉在艺术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