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继高和他的工笔花鸟画 吴 杨
春蚕篇·作画中南海
当时光进入世纪之交,喻继高的绘画艺术再次迎来高峰期,大作巨幅,接连问世。反响巨大,世所关注。《松鹤长春图》8×4米;《孔雀图》6×2米;《满园春色》5.5×3米;悬挂于国家主席接待厅的《苍松瑞鹤沐朝晖》8.5×2.8米,由4张半丈二匹宣纸拼接,历时百余天绘制而成。自此,多少外事接待、重大活动都由此作相映衬。一位前国家领导曾介绍这幅作品说:“仙鹤象征祥和,12又8,象征12.8亿中国人民安居乐业,美满幸福。”以尺幅论,此画为喻继高绘画之最,中南海所挂工笔花鸟画之最,也是有史以来工笔花鸟画之最大的绘制。
随后,喻继高应邀为全国政协作画,来京后接待方欲安排他稍事休息,他直接赶到作画现场说,来了就是干活,什么都不要安排,哪也不去。他搬过一把凳子坐到画案前,谋篇布局,酝酿起稿。一旁,龚文桢已先期开笔,喻画须照应龚画,彼此保持协调,求得相映成辉。喻是南派陈之佛的高足。龚是北派于非闇及田世光的传人。他们分别继承了南北工笔花鸟画的流派演进,代表了一个时期的国家水准,在国运昌盛,中华崛起之际,以画笔礼赞祥和之美,热情讴歌时代进程,充分展示东方的文化底蕴、笔墨神韵,展示一个伟大民族在赢得历史性进步时所表现出的精神昂扬。喻继高以其画笔,以其毕生心血表达、表现的正是一个民族的信念与期盼。他说,我1949年入团,1954年入党,经历了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风风雨雨到如今,始终痴心不改,信念不变。群众喜欢,国家需要,一个美术工作者能做到这两条很满足了,是我一生的幸运、一生的方向。他说,将来辉煌的很可能是工笔画,特别是工笔重彩,这种趋势与经济发展相伴随,也是东西方文化相互借鉴、相互推动的结果。工笔画的制作直接体现为巨大的人力付出,必要劳动时间越大则价值也越大,人们迟早会接受这一市场价值观。
价值也直接体现为社会影响,国家重视。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与喻继高聊天说,我是细木匠出身,你是画工笔出身,我俩都是干细活的。细木匠能干粗木匠的活,粗木匠干不了细木匠的活,这就是差别。“江苏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时,李瑞环出席开幕剪彩,将喻继高介绍给其他几位前来看展的副主席说,喻继高是陈之佛的弟子,目前他的工笔花鸟画全国第一。喻继高连说言重了,画得好的人有很多,我现在还在继续努力。
喻继高66岁退下来,越发努力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勤奋,惜时如金。时间就是一切,因为你是画工笔。天一亮赶紧爬起来画画、读书,别人上班时他已经工作一两个小时了。过去是这样,现在抓得更紧。书到用时方知少,画到结集哪堪翻。一本画集一翻就完了,能够拿出来的画太少了,巨幅也就十几件,合共不过百多张,怎能不急?工笔画能不能画到80岁?就算能,十几年也不过弹指一挥间,一晃就过去了。经济大潮下都在画写意,人说你趁着能画赶紧改画写意吧!他说眼睛还行还是画工笔,吃亏是福呀!坚持这个路子不动摇。黄宾虹画到90岁时说,哎呀,我最近画的两张画还算满意。可见,一个大艺术家的艰辛和欢乐都在画里,一个大艺术家的境界和造诣要靠足够的时间为依托。
一个大艺术家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条件,得益于勤奋,也得感谢种种幸运——父母生下我这么个人,智商还行,鼻子耳朵都挺健全。读书上学都没耽误。外出求学没有钱,正好赶上解放了,有书读还管饭还发给助学金。最大的幸运是碰到两位好老师,把我带到大路上,打下一个好基础。什么叫好基础?业务能力强,还要思想觉悟高。艺术家要有政治头脑,爱国第一。政治上没有远见,急功近利,小家子气,艺术上难有大作为。还要有一个好身体,成天病歪歪的也完了,尤其画工笔,身体要能扛得住。
喻继高应邀赴京,连续不断地为国家画大画、做贡献,是在退下来之后、70岁前后。70岁的人看上去年轻得令人难以置信,连医生都不信,要他说个实话,到底多大年纪?
作画中南海,他桌子上、凳子上,爬上爬下,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当《苍松瑞鹤沐朝晖》完稿、裱成装挂之后,各方领导以及应邀题跋的启功先生等多位老艺术家相聚一堂,借题发挥,由艺术规律说到艺术家的社会责任,称赞此画系傅抱石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巨幅山水《江山如此多娇》之后,江苏艺术家献给国家的又一艺术瑰宝。喻继高曾在日记中记下这段经历,他写道:“我非春蚕,但我愿吐尽缕缕青丝,献给我毕生挚爱的花鸟画事业。中国花鸟画有过辉煌的过去,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对此,我坚信不疑。作为一名从事工笔花鸟画创作的画家,不论是过去、现在抑或将来,我都倍感光荣和骄傲。”
起点篇·两位恩师
算来,喻继高踏上工笔花鸟画艺术之旅至今已逾半个世纪。
1932年,喻继高生于徐州市铜山县喻庄。小时候感觉那是个大村子,现在回去一看,从村子的这头一眼能望到那头,太小了。他先是在乡村小学,后来到徐州的一所私立中学求读,解放后考入建国中学高中班。主课之外,酷爱绘画并在解放之初派上了用场,欢庆解放的游行队伍里有人举着他绘制的标语和领袖像,一如人生路标般,把他带往一个特定的方向。
像许多天才少年一样,喻继高在校时也发生了偏科现象,数学跟不上趟了,毕业考试不及格。南边来了一群牛,设定“S”头,北面来了一群羊,设定“W”只,牛羊相加为“N”,算来加去一头雾水。所幸下课的铃声响了,大家涌到学校食堂打饭去,1.8毛钱一个菜,他递上2毛钱,师傅翻捡着小菜票说,没有2分钱的票可找。他说,你没有我有,又递上2分钱。
接下去考学怎么办?居然有这等好事:南京大学艺术系招生,什么都考,就是数学不考,数学免试,对于他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1951年,喻继高幸运地考取南大艺术系,师从陈之佛、傅抱石等人,由基础学起,如饥似渴研读中国画的必修课程。4年在校生活,他从未缺过一节课,堪称“全勤标兵”。8个寒暑假都在校园度过。
南京大学艺术系的前身为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后经蔡元培先生倡导推动,在北极阁原址组建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聘任刚从法国学成归来的徐悲
鸿先生主持教务。添加教学设备,充实师资力量,建立、健全完备的教学体制。在徐先生及其同事们的努力下,南艺的美术教学走在全国前列,成为许多青年学子热切向往的艺术殿堂。喻继高入学时,徐先生已北上主持中央美院,留下了他的教学思想和一支深孚众望的教师队伍:傅抱石、陈之佛、吕斯百、黄显之、秦宣夫、杨建侯、谭勇等人。
后来,喻继高话说自己的人生际遇,认为最大的幸运莫过于遇到几位好老师,对于他有点石成金之功。中国有十亿人口,爱画、习画、擅画者以千万人计,大师有多少?名家有多少?好老师又有多少?凤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20世纪评出13位国画大师,工笔画一个也没排进去,陈之佛、于非闇都没排进去。后来者谁还画工笔?好老师自然是好画家,他画自己的画好了,干嘛煞费苦心、口干舌燥地带学生?傅抱石自己提出带我们这个班,此前他只教美术史,只有我们这个班有幸全面聆听傅抱石的美术课,尤其实践课,一教就是4年,空前绝后,以前的老同学和后来的低年级一提这个事羡慕死了,旁观者清啊!可我们自己珍惜过吗?一个班7位同学,傅先生第一课的第一问是:谁能说出中国画历史上都有哪些大名家?无一人应答,一问三不知啊!一群来自乡下的孩子,一个孤陋寡闻的底子。傅先生却说好、好,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我一定负责把你们教好!什么叫大师?就是诲人不倦,海纳百川,有一种风度、气量、涵养在他的画里,也在他的接人待物上,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满怀热忱。联合国怎么会关注到中国画家齐白石?为什么会颁发他一个和平奖?和平跟花鸟画有什么关系?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理念,共同追求,是人类社会由相互仇视到相互关爱的理性过程。齐白石正是画这个呀!老鼠、飞蛾、小虫子,连这些人人都讨厌的小动物,他都能以博爱之心、用一个老人的仁慈看到其可爱之处,画得活灵活现,他的爱人之心能不博大、他的生活观念能不动人吗?傅抱石为什么要主动带我们这个班?也是出于他人性的宽广博大,敬业爱岗,爱学生、爱专业,尽其所能地呵护花鸟画免遭凋零。什么叫大师?是在这个领域里独树一帜的人,是护花使者,一事当前,视艺术为生命。解放初期,为革命高潮所冲击,中国画,尤其花鸟画危若垒卵。宽袍大袖,游山玩水,花花草草,这些封建士大夫的产物,怎么能为政治服务?受冲击在所难免。画中国画的名家教授赋闲在家,没有饭吃,美术院校取消了中国画教学。对此,傅抱石忧心如焚,大声疾呼:中国画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断绝了!断绝了,后人会骂我们是败家子!他说,我来教中国画!教学于他已经演变为更高意义上的使命和责任。
那时,傅先生身着长衫走进教室,随身带着一本陈之佛先生所绘册页,用作授课范本。哎呀,真漂亮!所画碧桃、小鸟,各种花卉,生动传神,眼前顿时一亮,有种急切的冲动涌上心头。画画多好,一幅好画给人的感觉多好呀!
好也才难。越好越难。有人画工夫画,缺乏才气。有人有才却又不肯下工夫。有人既有才也下了工夫可作品就是不感人。也有人恃才傲物玩弄小聪明,试图玩深刻结果特浅薄……一幅好画的要素太多了。对一幅好画的评介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那时候年轻,陈先生的画一看就喜欢,傅先生的画却一时看不懂,披麻皴,大写意,不知道究竟好在哪里?
傅先生提倡完全用线来完成造型,表达思想和情感。他去北京向徐悲鸿先生借了《八十七神仙卷》照片资料,给喻继高作临摹用,以积累长线功夫。他还亲自拍摄了安徽省博物馆的馆藏名画,用以丰富喻继高等人的学习资料,向名画要技法。他更以自己的博学影响学生,系统讲授中国美术史,由源头到流派,由古代到近代,将学生带到由历史演变所构成的立体画卷中,在接受教育的同时逐步确立目标意识。
陈之佛先生的画是雅俗共赏的典范,哪怕你不识字也能被感染。如果你来自农村,看到他笔下的花花草草,更会感到亲切、自然,赏心悦目。喻继高是班级课代表,接触先生的机会多,陈先生也喜欢这位刻苦用功的学生,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和有限的藏品,师生一同分享习画的快乐。先生的若干精品喻继高都曾一一临摹,获益匪浅。即使在毕业离校后,依旧来往密切,不断地求教于先生。1959年,陈先生应邀为人民大会堂江苏厅作画,提出要喻继高作助手,协助他创作了工笔花鸟画《松龄鹤寿》。其后,江苏省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找喻继高谈话,明确要求他致力工笔花鸟画创作,准备接陈先生的班吧。陈先生年龄大了,下去写生,创作大画,也需要有人协助,江苏画坛也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自1951年结下师生之缘到1961年陈先生驾鹤西去,喻继高执弟子礼逾10年,扎扎实实打基础,在大师的引领下推开艺术殿堂之门,确立了定位,艺术上拥有了明确的目标。
挚爱篇·梨花春雨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花鸟画大家,喻继高肩负重任,也一直承受着种种压力和责任。一个班级7名同学,听说多数改行了,有的当官了。他说,我对艺术的热爱远远超过当官。也可以说从来就没有官瘾,只有画瘾。两位大师还有多位准大师、名教授执教4年,到底出了我这么个人,一门心思在画上,可见艺术家成功的概率极低,太不容易了!我要再不好好努力、再不争气,这山望着那山高,岂不枉费了先生们的一番心血。
喻继高协助陈先生完成《松龄鹤寿》之后,借势发挥,再接再厉,创作了《孔雀图》,也是大工笔,丈二匹,感觉真好。画大画过瘾,能把人激发起来,把你所有的知识贮备及绘画技能全都调动起来,看家本领全都用上,全力以赴。这个过程让你激动、兴奋,在极度投入中挖掘潜力,发现不足,加快改进,求得提高。画大画是当将军的感觉,沙场点兵,运筹帷幄,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与疏忽。傅抱石画大画风雨大作一般,连皴带擦。陈之佛画大画多点渗化,布局缜密,一派化机。
1955年,毕业后的喻继高以其优秀学业就业于江苏省美术工作室。1957年参与筹建江苏省国画院,有幸在傅抱石院长领导下从事创作,屡有建树:为钓鱼台国宾馆绘制《牡丹群鸽图》;创作成名作《荷香鸭肥》,印刷品大量发行,影响广泛;作品《春光烂漫》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此后数十年,他一直活跃于江苏画坛的核心层。更在“文革”结束后奋发努力,大有作为,屡有佳作问世,成为逐渐问鼎中国工笔花鸟画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作品广受好评。
1976年“文革”后期,喻继高即将归队。作为江苏画坛的后起之秀,他年纪最小,“文革”10年及此前的历次运动,他都在一线、都在基层,办党校、带学生、下乡插队、参加四清,直到最后一次,参加农业学大寨工作队,杂七杂八都是他,很少有空闲时间,只能插空画点小画,坚持写生。终于,1976年春天等来好兆头,他和几位同事组队外出采风,为完成一项北京方面交派的创作任务,一路赴三峡、过嘉陵、登峨嵋、游昆明,历时4个多月,一路饱览沃看,重温创作状态。
这天来到武昌珞珈山。走进一座院落,开满梨花,,眼前一片雪白,太漂亮了!旁边就是东湖,碧波荡漾。湖水、梨花,微风吹拂,犹若仙境一般,从嘈杂的城市来到这样一个环境中,心里一下子变得很静。哎呀,这会儿就想画画,要能把这片梨花画下来该有多好啊!他对同事说,你们走吧,我不走了。取出纸笔,站在树前,埋头画梨花,饿着肚子画了一天。附近就有一家小店卖东西,顾不得饿,什么也不顾,画画要紧。画到天快黑了,周围没人了,担心叫人锁在院里出不去,这才夹起画稿赶快跑。第二天乘船奔四川,一路上满脑子梨花,完全被那种景象所激动着,非画出来不可,不画出来誓不罢休。在船上就急着构画小草图。牡丹难画,一朵一朵的,要画得生动传神很不易。梨花更难,一球一球的,密密麻麻如何下手?花要多、要密,否则不是梨花,又要考虑空间关系,亦虚亦实,灵活穿插,厚薄适度。画画非激动不可。生活中的一幕突然间把你带到一个环境中,瞬间被感染,情不自禁,创作的冲动不可遏制,完全进入一种境界——忘我!人在画中,花在心中。憋了半天才轻轻的吸一口气,唯恐有任何动静破坏这种静寂、这份激动,因为你太需要它了!好画就是要有感而发。陈先生说“感物而动,情及生焉”。傅先生画《平沙落雁》,风萧萧,霜满天,犹如身临其境。喻继高曾听亚老谈创作体会,怎样才能画好画?第一要有誓报杀父之仇那样的决心;第二要有张生追求崔莺莺那样的耐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归纳大师们的绘画心得,喻继高感到从学画到懂画、擅画要经历3个阶段:手画、心画和情画,情感入画,也即文人画所说的情景交融,意在笔先。工笔画要有制作性,更要重精神性,要把你的情感画进去,注入你对生活的认识与追求,不能画死了、画僵了。
途中酝酿、起草,归来细化、成稿,取名《梨花春雨》。画幅不大。小画精到,大画飞扬,各有各的讲究。前后画过3稿,第一稿到香港展出拿不回来了,藏家争相抢购。第二稿略有放大,入选全国美展并获铜奖。第三稿才是自己的,用作保留题材。
随后,喻继高一行游览了峨嵋山。上山下山,历时7天。峨嵋杜鹃远非想象中的山花,而是大树,一树一树的杜鹃花开在山崖上,笼罩在冰雪、雾气、水色中,云锁雾罩般,亦幻亦真,太神奇了!隔涧相对,如见花中仙子。采风结束后,据此创作了《高山杜鹃》。4个月2张画,梨花、杜鹃。是爱的释放,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978年江苏国画院重新恢复,归队后的喻继高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
收获篇·春色满园
喻继高追随陈先生10年,追随傅先生15年。傅师母罗时慧曾动情地称赞他是傅先生最得意的门生之一。据悉,15年执弟子礼,他未曾有傅先生的只字片纸,有的是一颗崇敬之心,“文革”期间曾参与保护先生的存世墨宝达数百幅之多,殊为难得。
傅先生画湘妃,斑竹一支千滴泪。喻继高画梨花,满怀深情颂春风。以情入画,燃烧自己。画里充满对人生、对自然、对生命意义的深切体验。喻继高画梨花画了30年,还会再画。梨花没变而阅历变了,驾驭笔墨的能力变了,自会常画常新。
在题材选择上,喻继高绘画依性情取舍,以健康的、美好的、祥瑞的、大众喜爱的素材入画。形式美、寓意新,内容健康向上,要能符合中华审美的传统精神,而非骛新猎奇,时髦应合。(下转第18、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