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8版:画家
3  4  
PDF 版
· 灵变·陈家泠作品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他画得好。我很早就注意他的画了,那是在十几二十年以前,我去上海新锦江饭店,大厅挂着他的一张画,当时我就觉得眼前一亮,印象很深。因此特别留意了一下名字:陈家泠,至今还很难忘。这幅《清灵》,空灵得很。远近的内容很呼应,大弧线小弧线,圆点,圆中间把空间部分挤了出来,好像很窄又好像很大……这个干的和湿的效果很有味道,很多人搞不出来,他那与众不同的艺术语言和尝试,很早我就注意了。看他创作中的衔接、创新都是很用心的,真正用心在画的人现在已经很少了。

  ——吴冠中

  

  在当代上海国画家中,陈家泠是敢于和善于变革者之一。“敢变”,是说敢超越自己的习惯画法和画坛通行的风格;“善变”,是说这种变革讲究分寸和度,不抛弃自己的长处和水墨画的基本特色。陈家泠的第一次变革,是借鉴陆俨少画山水的写意笔法画肖像,他自己概括为“从工笔线条到写意线条”;第二次变革是从画人物转向画荷花,并由笔线转向没骨,最后发展成弱化甚至取消用笔,主要靠水色流动、色墨渗透的“走、守、漏、透”画法。他还把这种方法扩展到画其他题材。第一次变革是横向的;第二次变革是纵向的。后者跨越性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甚至放弃了传统笔墨方法,借鉴和融进了制作方法,造成整体上的新风格。

  ——郎绍君《陈家泠的探索》

  

  艺术的灵变,显然非仅构成,但陈家泠的构成,却得益于灵变。陈家泠以荷花为代表的出奇制胜的水墨创新,沿袭了传统花鸟画的人文关怀方式。他的独特建树,不在于题材的开拓,也不在于“教化”、“人伦”或“画谏”立意的当代诠释,而在于表现新的视觉经验,并提升为美的境界。他通过极简的影中带形的意象图式,在重视水墨点线面平面布势的构成中,表现人与自然的相和谐的意境和虚静澄明的精神境界,营造了纷扰浮躁中清新静谧的精神家园。他对新的视觉经验的表达,既以开放圆通的心态,打通了中西的视觉样式,又通过材料挖潜充分发挥了中国画宣纸媒材与水墨语言的妙用。陈家泠继承发扬的中国画语言传统,主要不是作为主流的笔墨传统,而是作为别派的水墨语言传统,并把笔墨传统中的一些基因,比如“屋漏痕”、“锥画沙”融合到描绘荷梗水墨语汇中来,这种解放使他的艺术实现了由材料美到技法美再到意境境界美的统一。

  ——薛永年《删繁就简 领异标新 ——陈家泠的艺术创造》

  

  在当代中国画坛,陈家泠是一位有鲜明个性风格的艺术家。有别于当下流行的画风,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自然,把握自己对自然的感受;他用别具一格的绘画语言写形抒情,做创新的努力。乍一看,他的画从图式到笔墨语言离传统绘画模式甚远,细细观看和琢磨,却又发现与传统有割不断的联系。用传统文人画的观念评价他的画,他分解了传统笔墨,抛弃了传统章法,可是在他的画中又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他在讲究笔墨,画面上虚实有致,有浓郁的笔气、墨气……这些,都使我们难以入手把他的画归入哪一类型,难以选择一个角度去评论他的作品。也许正因为如此,陈家泠的画才有它独一无二的价值吧!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被称为艺术家的人太容易趋向一致,太留心自己是否身在“主流”,太关心自己的画法是否引领新的思潮……陈家泠对这些问题肯定有过思考,有过犹豫,他终于做出了自己的抉择,胸有成竹地选定了自己的目标。

  ——邵大箴《在“灵变”中探索与创新 陈家泠的中国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 00038 2007-8-11 48256DEA008181F548257332000BC8C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