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及庐山,我总会想起雄奇险秀的青峰翠峦、雷奔不息的清泉飞瀑、变幻万千的烟霞云海……还会想起“南登庐山”的司马迁、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的慧远、登庐山绝顶的谢灵运、望庐山瀑布的李太白、题西林壁的苏东坡、重建白鹿洞书院弘扬“理学”的朱晦庵、乃至于想起“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毛润之、想起创立“第四纪冰川”学说的故友李四光……“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处处闪烁着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
千百年来,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等历代文人的心灵审视,艺术创造而成为历史文化名山,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就是晋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自此以后,历代均有画家以庐山为载体来表达对大自然的钟情,如荆洁、马远、沈周、唐寅……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成为庐山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老友刘海粟、傅抱石也曾经多次给我欣赏他们写庐山的作品。
最近,我又认识了以庐山情有独钟的画家岑其,岑其的国画受教于陆抑非。陆氏原名冲,虽长我两岁,却游学于挚友吴倩庵(湖帆)的门下,后来倩庵为其改字为抑非。抑非工写皆能,工笔上追元、宋,写意可继明、清,与唐云、张大壮、江寒汀有江南花卉四才子之称,传统功力深厚,学艺主张从“獭祭而成”到“信手拈来”。岑其属守师训,老老实实地从规矩入手,宁可失之于拘,而不愿失之于野,尤为可贵。
北宋苏东坡在元丰七年(1084年)初入庐山时,见山谷奇秀,应接不暇,遂有绝句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的是故人。”庐山的神奇莫测使诗人感到陌生,数日游历下来,复作一绝曰:“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一作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不能识庐山的真面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山一水,这必然带有局限性。游山如此,画山、写山、观察大千世界无不如此。有人讲宇宙是物质的,讲宇宙是无限的,去认真读一读苏东坡的这首诗,你会发觉非常的耐人寻味。
欲识庐山面,会当四海游,岑其是晓其三昧的,为了画好庐山,他屡访名山大川,奔走于神州各地,问艺于刘海粟、徐邦达、史树青、刘吉等各界俊彦。近年来,他又将刘海粟泼墨积彩之法,融入自我情感经营的笔端,借物以游心,激情饱满地绘制着一帧帧墨气氤氲的画卷,这是他艺术人生的精彩片断,画册结集出版之际,问序于我,心念故人,良宵难寐,凌晨书此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