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以晋人为工,亦以晋人为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马宗霍《书林藻鉴》)。“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开创的“韵胜度高”的晋代书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方向,以“二王”为代表的帖系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坐标。这个坐标经过晋唐的放大、宋元的发展、明清的承续、近代的复兴而不断丰富,渐成体系,尽管受到清代以来碑学书法、清末民初外来思想的巨大冲击,但依然保持主流地位。历代书法大家,无不对“二王”顶礼膜拜,他们把研习“二王”书风视为步入书法殿堂的必过门径,其流风余韵至今不息。
在艺术多元化的当代,脱离“二王”为代表的帖系书法是不可想象的,如何进一步解读、阐释书法经典,汲古出新,是每一位书法家思考的命题。为此,中国书法院主办,苏州当代书画艺术研究院协办了“渊源与流变——‘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展”的全国系列巡展活动,9月15日将在苏州图书馆拉开此次首展的序幕。
该展览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与以往一些综合性、按书体或按书法幅式来划分的展览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是“创研结合”的主题性研究展,集中了一批中国当代优秀书法家,采取临、创、述评等形式,对“二王”与帖系书法进行个案式、专题化、实践性的展示和研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忠实于原帖书风的临习,又有与临摹有较大关联的创作,或在传统基础上对某一特征进行演绎,或以碑学方法对帖学作研究性创作。
为了更好地配合此次展览,本刊从中遴选出10多位作者的参展作品,让苏州的书画艺术爱好者先睹为快。期望通过此次展览,对中国书法传统主流和书法体系作一定的梳理和分析,为当代书家开拓视野、寻求多元融合、探究“二王”帖系书法与“吴门书派”的精义内涵带来启迪,同时也为创新书法展览形式、提升展览内涵和深度开辟一条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