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贵族的生活方式中,用以体现其独特历史地位的惯例之一,就是每到生命的重要时刻,就有技艺高超的画师为其作肖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诸多优秀的古典艺术作品即是这样的产物,诸如达芬奇为意大利美第奇家族所做的一系列著名作品。当然,时间到了现在,画家创作背后本质上为画中人服务之动机已在历史中隐没,我们只看到每个肖像独具个性的魅力和画家精湛的艺术技巧。然而,重拾西方绘画不可否认的“画匠”传统,似乎为现今的艺术创作在市场环境下找到了一寸土地。
不知不觉,以油画形式作为婚纱照的个性方式开始受到了沪上新人的追捧。据拥有该业务的上海华雅画廊负责人许先生介绍,“油画婚纱照”,并非一种突发奇想,而是经过了大量社会调查,并得到不少在校大学生认可的情况下,才得以开展的。目前,他们平均每天接到七至八对新人的订单,订单主要来源于上海,但也不乏其他地区,最近有近10对新人是从杭州来的。据悉,他们的客户最远来自辽宁。许先生说:“要求绘制油画婚纱照的,大多是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白领,独特的创意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若细加分析油画与摄影的区别,其实可以得出许多胜过后者的优点。如油画更易保存,不会褪色发黄;具有收藏价值,因为目前作画的画师一般都是美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一旦日后画师出了名,那么婚纱油画不仅是夫妻爱情的见证,更有日久生“钱”的潜力。据说,不少新人一开始就要求名师作画,当然其画作价格也会更高一些。不过,油画婚纱照也还有一些局限。由于是手工绘制,完成一幅画需要周期,还有,新人得先将在照相馆事先拍好的婚纱照交到画师手中,作为“模特”,并没有实现现场作画。为此,许先生说,如果新人时间充裕,以后他们也可以提供现场作画的服务。
而油画与照片最大的不同还在于艺术性上。如在艺术风格选择上,除了可以选择如照片一般的写实风格,也可选择更前卫现代一些的手法,不一而足。追溯起来,新婚肖像其实早有辉煌的艺术传统。就如举世闻名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扬·凡·艾克在画上画了拘泥而彬彬有礼的骑士阿尔诺芬尼和他新婚妻子在洞房中迎接贵客的情景:新郎举起了右手,表示一种仪式,象征矢志爱情;新娘则伸出右手,放在新郎的左手上,宣誓要永远做丈夫的忠实伴侣。华贵臃肿的衣饰是尼德兰市民阶层中一种富有者的装束。室内的所有细节,如蜡烛、刷子、扫帚、苹果、念珠以及两人之间的小狗,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性,它们提示着对婚姻幸福的联想。这幅人们所熟悉的作品不仅给阿尔诺芬尼夫妇的婚姻带来了美妙的回忆,也因画作精湛的艺术性使他们的身影在西方美术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想来,这样的际遇也别有一番甜蜜。
所以,与其将油画婚纱所追求的“复古”与“传统”看成是年轻人追逐时尚的一种表现,不如说在年轻一代群体中,文化品位和文化需求在一步步提升。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现象,也是创意文化产业等所谓“上层建筑”得以萌芽发展的崭新土壤。而这一土壤的要素之一就在于人本精神的回归:铺天盖地的技术复制讲求的是同一性,而人本精神则在于自我和人性本真的寻找,讲求的是多元下的和谐。故追求“个性”虽仍不乏追求时髦的毛躁,其最初动机却是再传统不过的人本精神。这东西说起来玄妙,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更多的人在表达爱情不再选择用短消息或电子邮件,而选择写在纸上,装在信封里;又譬如说不少人不再希望被嘈杂的流行和电子音乐所干扰,而选择倾听自然的声音;或者——婚纱纪念不再选择可复制的摄影,而选择纯手工的油画,是否也是一种个性和时髦的轮回呢?
其实本来新婚双人肖像油画就是挂在贵族或中产阶级卧室内的一种风尚,只是因为摄影等复制技术的出现,才使得油画渐渐退出了这一领域,而现在,年轻人在铺天盖地的技术重压下又重新开始寻找这一传统,真的是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