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美术界的人来说,周氏兄弟的名字不会感到陌生,原因是他们当时以广西花山岩画这一原始艺术为素材的创作,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媒体也多有介绍。1985年,他们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出,就有三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文革”之后的一段时期,人们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重新审视和利用,使美术界出现了一些新的风尚,而周氏兄弟则是引领这一风尚的带头人之一,尽管他们当时都很年轻。另一方面,他们在画坛上公开亮相就是以二人合一的方式,不仅比较特别,而且便于记忆。时隔20余年之后,“周氏兄弟三十年艺术回顾展”于8月30日至9月17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既唤醒了人们几乎要忘却的记忆,又让人们刮目相看这一对出自广西的少数民族画家。
这一由中国美术馆精心筹划的展览,占据了中国美术馆最主要的4个展厅,被称为少见的如此大规模的个人展览。而策展思路明晰,且布展属于大制作,也是为人们所赞叹的一个原因。当然,形成一道景观的还有具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国外的财团、收藏家等方方面面的嘉宾团队,以及开幕式的气势。再就是8月31日,周氏兄弟在中山音乐堂进行了一场艺术表演活动,也让人们开眼。如此等等,又反映出了他们的背景——2006年,《纽约时报》报道说周氏兄弟已位居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艺术品收藏价最高的前10位在世顶尖艺术家之列,并把他们的英文版画册《周氏兄弟:30年艺术回顾精选》评为年度十大画册。显然,这是当下能够引起人们话题的题材之一。
中国人经常用“士别三日”来说明一个人的变化之大,确实,进入国际化视野中的周氏兄弟,再也不是那来自乡野的感觉,所以,人们在谈论他们的时候,也难以用过去的那种地域性的、民族性的、土著性的语境。他们结合绘画、版画、雕刻等不同媒介,并将材料和技术转换为具有当代美国文化特点、又有自身符号性的艺术表现语言,这种结合和转换反映了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也反映了他们在去国20余年之间的一种选择。无疑,对于他们,在北京乃至中国艺术界,也会有不同的认知和评价,可是,在当代艺术的范围内,周氏兄弟坚持以花山岩画中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形象符号,而没有像许多中国的当代艺术家那样去迎合西方人的口味,用那些充满政治性的形象符号去实现商业性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氏兄弟是令人尊敬的。反之,以他们现实中的背景,以他们血缘中的“野性”,如果去玩那些令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痴迷的“狠”的,可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因为他们没有拿那种变态的政治图像去顺应世俗的、浅薄的潮流,去乞讨生活,所以,他们成为“最终进入西方艺术主流展开文化交流与对话并在欧美世界赢得广泛赞誉的中国艺术家”。从这一点上来看,周氏兄弟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