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遥古城里举办的“2007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300多幅参展照片贴上了价格标签。
在艺术品市场日益“升温”的情况下,平遥影展作为中国最早举办、影响力较大的影展,提出了“展览照片就是拍卖照片”的理念,引起业内外关注。
■“这是一个比印钞票还挣钱的行业”
事实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2006年就组织了包括法国巴黎拍卖行在内的两家国际图片拍卖商和8家国内图片拍卖商,在平遥县棉织厂建立了国际图片交易市场。
今年的展会上,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名摄影家携1万多幅摄影作品参展,其中的300多幅由作者本人定价并贴上标签,照片完全按拍卖规格进行制作。
作为一种记录手段,摄影捕捉着历史的瞬间,记录下生活的印迹。在国外,摄影作品很早就进入市场,其中相当一部分在拍卖场成为与书画同样的投资保值产品。2006年,美国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的作品《池塘月光》以290万美元的天价被成功拍卖。
但在中国,照片多收藏于家庭相册内,或发表于报刊上。一些优秀作品被出版社或新闻单位购买,还有的被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
近几年来,艺术品投资收藏热兴起,摄影作品渐渐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的“新秀”。2006年秋季,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举办了影像拍卖专场,解海龙拍摄的《希望工程之大眼睛》以30.8万元的价格成交;在2006年的连州摄影节上,相当一批中国摄影师的作品被国外摄影评论家和画廊经理人看中……
河南摄影家姜健认为,摄影是集艺术性、人文性、科学性等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市场是实现其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它能帮助摄影作品更好、更快速、更深入地传播。
“这是一个比印钞票还挣钱的行业……”在平遥中国摄影作品投资与典藏研讨会上,一位学者这样说。
■机会来时,摄影师慌乱无措
记者采访发现,前来平遥参加影展的,除了摄影爱好者、参展者,真正的“买家”大多是外国图片公司和个人,也有部分国内图片公司。“平遥影展在国内外已有相当知名度,买家可以认识各个层次的摄影师,包括有名的,没名的。”一位摄影师说。
“摄影家的机会就来了。”姜健说,“但许多摄影家却显得慌乱无措。”建筑工程师姬凌滨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的作品《老宅的述说》、《远去的村庄》、《卢氏映像》等多次获奖,被一些地方博物馆收藏。“我关注的是即将消失的东西。”姬凌滨告诉记者。在此次摄影大展上,姬凌滨的系列作品《洞·景》中的两张被一名外国人“相中”。对方让他先开价,他犹豫了一下,说“那就500元吧。”过后一打听,旁人告诉他说像他那样的作品,至少得开500美元。
“我对这些(市场)不懂,我就只会拍片子。”姬凌滨懊恼地说。除此之外,法国GAMMA图片集团看中了他的一些作品,这家公司同时约见了另外11名摄影师商谈作品交易。
在中国摄影作品投资与典藏研讨会上,记者看到听会者多是年轻的摄影师,有人对记者说:“这是一块新鲜的蛋糕,有很多未知因素需要我们学习了解。”
■“市场驱动足以改变摄影”
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摄影作品市场,投资和发展前景到底如何,不少专家和摄影师心存忧虑。
“金钱可能决定摄影的生命,市场驱动足以改变摄影。”新华社高级编辑、首席图片市场分析师黄文告诉记者,现在中国的摄影发展还不成熟,偏好观念性作品的西方交易商可能会误导中国纪实摄影师:一些优秀的摄影师可能被收藏、拍卖、高价的驱动力抹杀,丧失自己的个性,只顾及拍摄市场上好卖的照片。
由于目前中国没有摄影史专著,收藏摄影作品比收藏其他门类的视觉艺术作品风险更大,很多投资者其实对摄影的认识不成熟。
“要么买去的是纯粹的内容,要么是纯粹的形式,价值几何很难判断。从另一方面看,这样很容易催生摄影市场的泡沫。”摄影师莫毅说。
还有的专家指出,中国目前尚无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摄影市场,“行规”也没有建立起来,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大到摄影作品交易市场、作品估价,小到作品数量、大小、纸张、制作等,都没有统一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摄影家、投资家、收藏家、经纪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力保障。摄影艺术市场的繁荣还有待理念、规则和信誉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