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欣赏教学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把一幅作品挂在黑板上后,认真的老师一般先对作者及作品的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为了显示作品的价值常常会加入自己与评论家的观点,尽力把书本上说的一切都灌输给学生。此时,学生只有听的权利,结果学生听后不断发出赞叹声,都很崇拜作者,不敢对作品有丝毫微词。即使发表评述意见,也是套用了教师的观点。这使我觉得有点像基督徒对圣像的崇拜,学生成了作品的信徒,教师却扮演了传教士的角色。这种传统解说型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是最常见的。在教学中,教师主宰着欣赏的全过程,学生一直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自己的思想并没有参与到欣赏中来,根本就谈不上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
我们都知道,美术欣赏的审美心理一般可分成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而直觉性与体验性是审美的重要特点。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是以教师对作品的评价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并不是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得到的。我们要的是学生逐步提高的审美趣味与欣赏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是离不开欣赏者对艺术震撼力的感受和不断得到审美愉悦的过程的。这就要求欣赏教学必须从学生对作品的直觉入手,调动学生的主体思维参与欣赏,注重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如在欣赏《外国风景画》(初中美术课本第一册)一课中,我们要求学生在书上选出一幅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画,并简单地描述一下画中的内容。这样,学生选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带着个人的观点和体验去欣赏作品,简单的描述是对作品的初步解读与感知的过程。然后再提出:1、为什么喜欢这幅风景画?2、这幅画对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3、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地方等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对自己喜欢的风景画进行讨论。在教学中把欣赏与观察、讨论、研究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培养学生的美感认知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盲目地接受教师的概念和结论,始终带着个人的观点和体验去欣赏作品,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很大提高。此时的欣赏不仅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体验,也在学习中掌握了审美的方法。
当代美学认为,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再创造从中获得审美愉悦的过程。即根据自己的经历、学识、个性、想象力、情感倾向去改造、创造审美形象。使艺术审美对象带上独特的个性创造力印记。这里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欣赏中的联想与想象,也就是审美心理的第三阶段——审美升华。在欣赏中光靠教师的转述与灌输是无法实现这一升华过程的,教师必须刻意创设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的情境,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情感去畅游艺术的广阔天地,使学生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和提高。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欣赏就是看加上评说,这样的欣赏课学生并没有完全体会到作者高超的表现技艺,对于作品的认识只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美术欣赏的理解与体验,光靠眼、嘴来看与说是不完整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全方位地体验作品。除了临摹练习以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创作练习,促进学生的心灵与作品产生共鸣融合,从中发出自己的感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新形象。如欣赏《外国静物画》(初中美术课本第一册)时。我们采用比较——体验——创作相结合的欣赏方法。1、比较不同静物画的画面构图,你比较喜欢哪一种?2、用手边的物品摆摆看。3、根据教师提供的静物种类,试创作一幅静物画。这种创作型的欣赏教学法使学生直接与作品对话,不但能学到新的表现方式,而且能获得深刻的美感体验,发展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
国家新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这样说明的:“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主体精神的体现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时教学设计的主要原则,激发学生主体精神的欣赏活动能培养学生以自己的眼睛看作品、看世界。一件艺术品,创造了一个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赏美的观众(马克思语),我们美术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美术欣赏主体是学生,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创造力参与的欣赏教学模式,使美术欣赏活动在完善与发展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