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8版:评论
3  4  
PDF 版
· 放笔抒写高原情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放笔抒写高原情怀
感受梁平波先生的艺术心路

■蒋 频
  缘于《三十年三十人——浙江国画记录》一书要配画家的介绍文章,梁平波先生把写他这篇文章的任务交给了我。虽然我与梁先生认识已有20来年,写文章却是第一次。以前在拜读了他的作品后也曾有过写作的冲动,但终究还是不敢提笔。人总是这样,相识容易相交难,肤浅容易深入难。当静下心来落笔时,才发现自己遇到了两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不能不说,梁平波先生是一个特例。

  第一个无法回避的是,他的绘画和他的政务工作。第二个无法回避的是,他如何跨过现代画家塑造的西藏绘画的高峰而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对古代某位画家,会很理性地放在历史的经纬度上考察他的成就与得失,从而得出结论。而生于当下,沉溺于具象的人际关系中,对很多现象梳理不清、认识不明时,通常会被时下的“流俗”所左右,以至于出现了能吹的就能红,能炒作的就能红这样的短期现象。按下“浮躁”这段不表,单单以梁平波先生长期担任浙江省委领导的特殊性来说,以常人一般肤浅的认识,似乎梁平波先生作品的“洛阳纸贵”是他的身份原因。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梁平波早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基础训练,具备了扎实的造型和笔墨功底。他曾长期从事美术编辑和连环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成果,并练就了独到的审美眼光。近年来,他又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和探索,尤其在中国人物画领域,成绩显著,引领风骚。

  那么,为官几十年,政务如此繁忙的人又何以能出如此的成果?我不敢说梁平波先生内心是否为此而呈现出诸多的无奈,但以我的视角来看,作为一位画家,绘画本身才是最让人开心的事。况且,高明的梁平波先生轻松地将政务和艺术都舒展得如此完美,因此,对于浮躁及流俗的认识,他是不屑于理会的。

  这样的说明是有注脚的。只要和梁平波先生交往,公开场合也好,私下谈笑也罢,他总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没有做领导的架子,如沐春风般感受到的是一位人物画家的真情实感。他的不屑理会还表现在超人的勤奋和对艺术的执着上,在平时公务繁冗时,凌晨四五点钟起床,挥毫泼墨,每年都有精品巨幅问世,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让同行叹为观止。如果不是深入骨髓地对艺术的爱,一个个饱含作者爱憎情感的形象怎么可能从作品中“呼之欲出”呢?我认为,对梁平波先生来说,艺术才是他平生所追求的“第一要务”。

  我又想起了第二个问题。当代人肯定看到过太多西藏系列的绘画作品,无论水墨、油画、木刻等等在绘画史上留下了不少堪称经典的作品。同样的题材,绘画的表现要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这其实是一种超越。如果相互没有拉开明显的距离,形成不了自己的笔墨风格。那无异于简单地模仿,作为艺术家来说,这样的选择是种艰难的挑战。每次带着这样的问题拜读梁平波先生的作品,内心总是既敬佩又疑惑!

  如修行者一样,每位艺术家在修炼自己的艺术时,都有一颗“内丹”。他们行住坐卧,如蚌含珠,默默抚育着这颗内丹,萃取天地间的精气,慢慢滋养成长。梁平波先生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动情地写道:“这些年,我有机会先后两次走进西藏……这唐古拉风,这高原情,激越我创作的冲动。”他的内丹就是让他魂牵梦萦的雪域高原。

  “高远的天空,火灼的太阳……天宇里闪动着无数星,晚风送来一阵阵青稞酒的醇香……”切身的认识激发了梁平波先生真挚而强烈的审美情感。内心的激动,形成了巨大的动力,握笔蘸墨所到之处均是高原风物。当“内丹”大成时,艺术家创作激情不断提升,从而进入一种高超的境界,谈笑咳唾,皆成珠玉。

  于是,我们心中的疑惑皆消,心生欢喜,久而成敬佩。当青藏铁路开通的喜讯传来,他马上铺纸挥毫创作《天路》:近景藏族父老手捧青稞酒、哈达欢天喜地地迎接火车入藏,远处高高的铁路桥上装满援藏物质的巨龙飞驰而过,而奔跑的藏羚羊不仅增添了动感,更暗示出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此时的他,激动不减,在创作《春之歌》三联画时,他兴奋得整晚睡不着,夜以继日地挥毫作画,以至于画完后大病一场,被家人送进医院。

  梁平波先生的艺术世界没有矫揉造作,他用心去感受西藏,用心去完成艺术创作。真真切切、坦坦荡荡。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先生在文章中写的那样:梁平波先生始终注重以现实主义精神磨砺自己的画笔,以雪域风情陶养创作的激情,以藏民生动形象锤炼人物的丰富内涵,并努力将笔墨、激情和塑造融合而为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富有塑造性的表现语言。史诗般的生活,史诗般的画卷。梁平波在强烈的创作冲动中,绘制了187个人物、32米的长卷《走进西藏》。这个长卷以众多生动的人物、以草原雪山的背景、以金色的藏语言经义连绵而成一个丰饶而壮阔的风情长廊,强化着现实和精神界域的希望和阳光的主题,让一个民族的历史感活在生机昂然、蓬勃向上的气息之中。当我们面对这样的长卷,我们仿佛被这热烈而隽远的情绪所点燃,和画上的人一道,穿行在雪山高原之间,走进新的时代,走向灿烂阳光。

  美术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画以人传:人的本位因素超越绘画,人出名,绘画流传;二是人以画传:画的本位因素使社会记住了绘画者,流传而发扬光大。读者自能明白两者孰优孰劣,孰正孰辅。在拜读梁平波先生的作品,走进他宽阔平和又充满激情的内心世界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的绘画成就一定会使后人在研究浙派人物画时,自然而然地记住这位挚爱高原的著名画者。

  (本文作者为皓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副主席、浙江省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副会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评论 00038 放笔抒写高原情怀 ■蒋 频 2007-11-17 48256DEA008181F548257393000BDE4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