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7日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传出,吴冠中的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拍出3795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应天齐的版画《西递村系列》拍出了101.2万元,这两项拍卖成交记录成为2006年翰海秋拍的重大新闻,新华社为此发了通稿。
2007年9月《美术报》鉴藏周刊:“全景扫描,中国艺术品拍卖15年!”一文统计了2002年——2007年的艺术品拍卖(含元、明、清、近当代字画,玉器,杂项)十八件拍品的最高成交记录冠军榜。其中当代绘画为吴冠中的《交河古城》,陈逸飞的《黄河颂》,应天齐的《西递村系列》。这一拍卖业绩一时传为佳话,历来被人冷落的版画首破百万元大关荣登冠军榜,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重要话题。
翻开创下该记录的中国当代著名版画家应天齐的历次市场记录,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形:
2001年应天齐在广州嘉德以9.6万元的拍卖成交价刷新中国版画拍卖最高纪录,2002年应天齐又在广州嘉德以11万元的拍卖成交价再次刷新自己创下的拍卖最高纪录,2006年5月广州嘉德夏季拍卖会上,《西递村系列》4幅版画作品和木雕原版即以19.2万元的价格创版画拍卖新高。2007年翰海拍卖的百万成交价又一次刷新了他自己打破的中国版画拍卖最高成交纪录。
版画历来被藏家认为是小画种而被忽视,而应天齐的作品却一直为藏家所关注,从网上稍稍搜索我们就可以看到,早在1990年香港“心源画廊”在商务印书馆举办的《印痕之美应天齐版画展》就曾获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画廊主持沈平先生介绍说:“当时黄永玉先生见到这些作品时说,中央美院的老师们都刻不出这样的作品,包括我黄永玉在内。”当时在该展上购藏了一套应氏《西递村系列》作品的香港建筑家刘经隆先生介绍说:“应氏作品的售价并不贵,但经过了17年,现在增值40倍。”
素有版画拓荒者的应天齐一直是一位因作品而名世的画家,美术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西递村系列》版画,该作品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给中国画坛带来巨大影响。一直关注、经营华人经典作品,作为朱德群和阿曼雕塑作品代理人的台湾“现代画廊”也一直关注应天齐作品,主持人施力仁先生介绍说:“我们在关注世界经典的同时也在寻找中国的经典。2002年在中国举办阿曼作品巡展期间,认识了应天齐,深深被他的作品中那种宁静、庄重的气氛所感动,西递村是古老的,但应天齐以相当大胆且具突破性的黑色方阵这一强烈语汇融入其中,产生独特的吸引力。他透过黑色元素将古典以当代的手法带进和融入当今社会,用8年的思考换来艺术创作的结晶。成为我们反顾古典与现代的经典之作,体现出一种艺术高度,这种高度应当是艺术品市场关注的重点。”
因作品而名世的西递村是安徽南部黄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二十多年前淹没在中国大地千千万万个普通村庄之中而不为人知。1986年应天齐出于偶然步入其中,这个敏感的艺术家立刻捕捉到这一独特村落在时代背景下所独具的人文内涵及其当代意义,他站在当代的立场观照传统,甚至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思考、感悟融入其中,在艺术形式上探寻出具像与抽象,黑与白、阴与阳之间美丽而惊险的融合,营造出肃穆理性的整体风格和苍凉神秘的整体意境,在文化界、新闻界、中国画坛产生影响。使得许多文学家、摄影家、记者、游人纷至沓来,西递村渐为世人知晓。中央电视台1995年拍摄了“告别西递”专题片,在地方台三十分钟栏目向全国播出,该片完整地记录了应天齐探索该作品的艰难历程,使画家和村落名声大振。同年黟县县政府和西递村的父老乡亲又为应天齐兴建了“应天齐西递村艺术馆”。1998年国家电信总局选用8幅《西递村系列》版画作品制作IC电话卡,2003年国家邮政总局用4幅西递村版画发行了建国以来第一套古民居特种邮票,西递村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将永远载入史册,一个画家和一个村落20年的故事也将载入史册。收藏这样的盛世经典作品自然成了独具慧眼的藏家首选。应天齐版画拍卖记录成了中国版画市场升温的信号,也证明艺术品市场在浮躁中的冷静。有专家分析:在中国当今版画界,以一个选题而连续创作8年,成就38幅经典作品的例子并不多见,一个系列作品中获全国美展大奖,日本·中国版画奖励会金奖等各种奖项达十余幅作品者更为鲜见,以一个系列作品在全社会产生重大反响,并影响了一个小村庄在当代社会中的进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发行IC电话卡和发行邮票者几乎绝无仅有。笔者认为:应天齐《西递村系列》版画的翰海拍卖突破百万元大关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该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上的价值远远没有到位,升值空间还相当巨大。